“温斯罗普似乎注定要成为家族中的一匹黑马。被耶鲁大学开除后,他来到得克萨斯州的油田打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表现出色,后来娶了一位纽约上流名媛,天天出入各种派对,得到派对狂人的名声。1953年,他迁居阿肯色州,一部分是因为那里有个战时的哥们儿,说动他到那里去建一个牧场,一部分是因为该州法律允许30天内办妥离婚,而他当时正急于结束自己第一场短暂的婚姻。洛克菲勒高大魁梧,高约64英尺(194米),体重250磅。他的确喜欢上了阿肯色州,这里人人称他“Win”(Win是Winthrop的缩写,英语中是胜利的意思),对于政客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名字。他总是穿一双牛仔靴,戴一顶斯泰森牛仔帽,这已成了他的标志。他买下了小石城以西约50英亩的珀蒂吉恩山的一大块地,在那里成功地繁殖出圣达牛,并在那里娶了他的第二位妻子珍妮特。
“在第二故乡定居下来后,洛克菲勒拼命工作以摆脱在纽约时困扰他的花花公子的形象。他成立了小规模的阿肯色州共和党,并想方设法为我们这个贫穷的州引进工业。福伯斯州长任命他为阿肯色州工业发展委员会主任,他也的确带来了许多新就业岗位。1964年,他对阿肯色州的落后形象失去耐心,开始挑战福伯斯,竞选州长。人人都很感激他所做的一切,但福伯斯在每个县都设有机构;多数人,特别是阿肯色州的乡下人,仍然支持他的种族隔离立场,反对洛克菲勒支持公民权利的立场。而且,阿肯色州仍然是一个民主党占优的州。”
1973年,温斯洛普在一次酒后去世,是五兄弟中最先去向父母报到的。难道,他要以这种方式去向父母道歉吗?
1915年,是洛克菲勒家族悲喜交加的一年。
悲伤的事情至少有三桩,拉德洛事件是首当其冲也是最艰难的一桩,洛克菲勒家族险些因为这件事情而葬送前程。起码,如果不是小洛克菲勒合理、及时采纳李的公关建议,大胆起用金并改善劳工关系,洛克菲勒可能会死在拉德洛事件上。所有的不利与被动,在1915年前后都一齐向小洛克菲勒逼来。还好,小洛克菲勒显示了他作为洛克菲勒家族承前启后者的英雄本色,没有垮掉。
在小洛克菲勒积极为拉德洛矿难奔走的时候,母亲劳拉、岳父阿尔德里奇相继去世,让小洛克菲勒与艾比均沉浸到无比悲痛之中。屋漏偏逢连夜雨,说的就是小洛克菲勒1915年的处境。换个角度看,小洛克菲勒与艾比这一年都是41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随时可能老去,小的还基本上指望不上的操劳年龄段。
当然,洛克菲勒家族也并不是完全沉浸在悲伤与痛苦之中,或者说一片绝望。一个新生儿,戴维·洛克菲勒的出生,就为这个家族带来了不少欣喜。
戴维儿时是个小胖子,从小就表现出银行家的性格,冷静而又自信。和四个哥哥不太一样,戴维从小就乐于服从父亲的命令记账本,这让小洛克菲勒感到特别欣慰,加上是在这么特殊年份出生,又是家里的老小,戴维得到了小洛克菲勒夫妇更多的宠爱。
因为年龄小,戴维很幸运,没有像四哥温斯洛普那样,经常遭受二哥纳尔逊、三哥劳伦斯的欺负。此外,这个胖乎乎的家伙,还很讨祖父的喜欢。洛克菲勒曾经对小洛克菲勒说过:“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很喜欢这个孙子。”你瞧,因为戴维,小洛克菲勒甚至得到了父亲的表扬,你说,小洛克菲勒能不高兴吗?要知道,贵为洛克菲勒唯一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得到父亲表扬的次数并不多。
这个家里的宠儿成年后取得了诸多成就,比如成为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控制着泛美、环球、美国、东方等美国前五大航空公司,成为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的投资者等。双子大厦也叫戴维—纳尔逊大厦,纳尔逊即戴维的二哥。
戴维对世界的影响也不小:组建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会员都是欧洲精英分子;组建了美、欧、日三边委员会,成员是北美、西欧和亚洲日本的一些大银行家、大企业家和著名的政界人物……这些举动让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然,因为戴维的影响,他经常被一些捕风捉影的媒体说成是阴谋家。
甲虫收藏大师
也许就财富而言,戴维远远算不上是美国首富。那些名头,不是比尔·盖茨就是巴菲特。但是,戴维的甲虫收藏量,绝对是前无古人的:9 000种、157 000个标本。一说是戴维后来收藏有4万只甲虫。他的成就被列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录,作为回报,戴维大力资助设在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研究站。这个站的工作是专门采集西南各州的昆虫标本。他们分离出了两个稀有品种,并以“洛克菲勒”姓氏命名,这两个品种是:“带黄点的褐色甲虫”和“虎甲科甲虫”。
戴维从10岁开始就在黄石公园的树林里四处奔跑,搬开巨石寻找下面的叶片和甲虫做标本。等到他进入哈佛大学时,对甲虫的偏爱已经登峰造极,因而获得教师的特许,选修研究生的昆虫学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大学里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