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经手人远离会计记录是必要的职责分离。一个既可接近存货,又可接近会计记录的职员会有机会盗窃存货,并编制会计分录将其盗窃行为掩盖起来。例如,在存货实际被盗时,职员可增加冲销的存货数,以使存货金额降低。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司不能将现金过多地拴在存货上而增加费用。
3.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于是关于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或许您的单位也存在这种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资产流失的现象,因此,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就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包括确保资产安全和有适当的会计系统。
其中保证资产安全包括:
(1)分配保管资产的责任。
(2)资产的保管与资产的会计处理分离(这是各方面内部控制的基础)。
(3)建立防范措施(如看守和限制接近资产),防止资产被盗。
(4)保护资产,防止自然环境(如雨、雪等)侵蚀。
(5)培训操作人员适当使用资产。
(6)购买足够的保险,以防止火灾、暴风雨和其他灾害造成资产损失。
(7)建立定期维修制度。
固定资产的控制与价格较高的存货的控制有许多类似之处,都要借助辅助记录。对固定资产,公司使用固定资产明细账。每项资产都要在记录中列出,并指明其地点和负责人,这有助于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明细账记录还列出了资产成本、使用期限及其他会计资料。
4.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采购业务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也会对这一业务进行比较严密的监控。采购业务主要由商品、原材料和固定资产三个部分的采购供应组成。它一般包括签订供货合同、验收原材料或商品入库、结算支付货款三个环节。
(1)采购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1]采购工作中计划、订货、验收、结算等各个环节必须分工负责,并且采购中除了对一般物资购买作一般授权外,对资本支出和租赁合同等重大采购事项要进行特别授权。
[2]采购人员除经过特别授权外不得擅自改变采购内容,只能按批准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采购。
[3]除零星采购外,采购业务均需签订采购合同。
[4]采购货款必须在认真审核、核对合同之后,方可付款结算。
[5]除小额采购外,采购货款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6]采购的物资必须经过验收方可入库。
[7]采购过程中的损耗必须查明原因,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处理。
[8]应付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应定期核对并保持金额一致。
(2)采购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1]采购前先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办理申请手续。
企业各部门所需要的材料、商品和其他物资,或者仓储部门认为某种货物的储备量已达到最低储备限额而需要补充时,应当通过填写“申购单”的方式,申请购货。“申购单”由负责这类支出预算的主管人员签字后,送交供应部门负责人审批,并授权采购人员办理购货手续。采用这种方式,能使每一次采购业务都有相应的依据,这对于提高采购的计划性,节约使用资金,分清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都有比较好的作用。
“申购单”一般采用一式两份的方式,详细注明:申购部门、申购物资名称、规格、数量、要求到货日期及用途等内容,一并交供应部门。供应部门据此办理订货手续后,将其中一张退回申购部门,以示答复。
[2]采购时要签订“采购订货单”,规范采购活动。
企业中除零星物品的采购可随时办理外,大量购买业务应尽可能签订合同并采用订货单制度,以保证采购活动的规范化。“采购订货单”是供应部门进行采购活动的一种业务执行凭证,也是购销双方应当共同遵守的一种契约,它不仅使采购业务在开始时就置于计划控制之下,而且便于在任何时候、任何环节下对整个采购业务进行查询。
“采购订货单”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数张复写方式,其中一张送交销货单位,请求发货;一张转交仓库保管部门,作为核收物品时与发票核对的依据,即验收货物的依据;一张留做存根,由供应部门归档保存,以便对所有的订货与到货情况进行查对、分析。
[3]采购物资到达时应填写“入库单”,严格验收之后方可入库。
采购部门购回的各种原材料,都应及时送交仓库验收。验收人员应对照销货单位的发货票和购货订单等,对每一种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等严格查验,在保证货、单相符的基础上填写“入库单”。
……“入库单”是证明原材料或商品已经验收入库的会计凭证。“入库单”由仓库验收人员填制,取得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