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用奖金慰劳员工,却从不对他们进行赞美和鼓励。在这个社会没有金钱不行,但金钱并非万能。一句“谢谢”,一句赞美之辞,在精神上对人的巨大激励作用,并不是奖金能够取代的。用简单的发奖金取代对员工的赞美,这样的管理者愚蠢至极。真正高明的领导应多多关心为企业奋斗的员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多给予劳动保护,对员工多一点呵护,多一点赞美。
赞美他人,你也会获得好心情。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赞美他人的同时,你也完善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当满眼是下属们微笑的面容,“谢谢”之声不绝于耳,你领导的团体也就能更加和谐地发展下去。
有许多的研究表明,最能使下属全力以赴、高水平发挥的是给予他们赞扬与肯定,赞扬的作用毋庸置疑。除应得的薪水之外,人们更需要感到他们在工作中作出了一份贡献,他们的努力有成果并得到企业赏识。一声真诚的赞美,既表达了你对下属某种行为或价值的欣赏,也能大大鼓舞下属继续表现出你所赞赏的行为,使这种行为渐渐蔚然成风。它所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你的工作责任,更反映出你掌握全局、着眼整个工作环境的能力。领导只有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将赞美当礼物送给下属,才能赢得下属更多的信赖,才能抓住他们的心。
学会尊重和听取下属的意见
领导不能脱离群众,做事情不能仅凭自己的想法,要学会倾听基层的意见。领导只有尊重下属的建议,整个团队才能够做出绩效,也只有这样,下属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工作,这在无形中就相当于在给公司创利。下属的建议愈受到重视,他们工作起来就愈负责任。领导面对建议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并不一定非要接受下属的建议,但是至少应该尊重下属的每一个建议。
只有一线员工才更加清楚公司的生产情况,这种优势是因为他们每天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最关键的。管理过程中,身为领导的你或许听到过这些建议的话:“我们有没有尝试过这个方法?”“为什么我们不采用这种方式?我觉得用这种方法可能更好。”当下属向你提出这样的建议时,你是什么态度?高明的领导应该觉得高兴,这表明你的下属是在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此时,你应欣然地引导下属继续说下去,自己则要耐心而诚恳地倾听下去。这些建议有时候会造成组织真正的改变,它们可能促使绩效增加而达成任务,但也可能并无用处,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值得尊重。下属天天在基层岗位上工作,往往比领导更能看出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也更能看出领导永远找不到的解决问题之道。
许多公司的领导虽然有机会听取员工的意见,但是往往没有好好加以利用。
一位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说,他的公司只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完全忽视业务员所提供的意见。“我不会再费心提任何建议了,因为他们根本不重视我或其他业务员的意见。每次我提出一个有关交易的想法时,我们公司的主管人员就会说,‘你只需注意销售,公司的交易办法就让我们来操心吧,我们有各种专家来设定策略,所以你不用浪费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专心做自己的事,也让我们专人做我们的工作’。”这家保险公司主管的短视不仅使他丧失了聆听业务员建议的机会,同时也损害了销售部门业务员的士气。
某公司有一位业务经理,每星期至少召集手下的30名业务代表开一次会。所以尽管他未亲自接到顾客的电话,但经常和他的推销人员交流,使他能够赶得上他那一行业的步调,并且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情况。每周他都不限定对象地打20次电话给他的下属。“情况如何?”他以很友善的方式询问他们,“我能为你做什么吗?如果你有任何建议,尽管提出来。”他表达得很清楚,尽管再忙,他总是会抽空儿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果他实在没空儿,在就寝之前,也会抽空儿打个电话给他的推销人员。
尊重下属的建议十分重要,但这并不等于说要完全按照下属的建议来做,尊重并不等同于遵从,要从公司的大局和实际情况出发。只有那些正确的建议,领导才能接纳和实施。因此,领导在征集下属的建议时,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说明你需要何种具体建议
你要说清楚你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样双方都能节省时间,并且充分了解到你的想法。如果你想检验自己的想法,或者希望别人支持你的决定,你要直接说出来。
不需要就拒绝
如果你不需要别人的建议,你就果断地拒绝他,但态度要温和,且语气坚定。你可以说:“你的建议我将牢记在心,但我这次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办。”如果你已下定决心,就不要再征求建议,你的犹豫会使人以为你在寻求帮助。拒绝一定要坚定,如果对方为你担心,你可以表示后果自负,你可以说:“我已决定了。”
不要因为表面因素而错过好的建议
有人拒绝某项建议,是因为他曾经听说过它太过于理想化、太复杂或者太简单,这都不能说明这个建议不好,这时不要太主观,不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