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多现行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经理以朋友的方式平等地和她交流,而且真诚地聆听她的意见,这使那位员工感觉受到了重视和尊重,反抗情绪渐渐平息下来,从开始时的只认为主管有错,到最后承认自己做得也不对。在经理试探性地询问下,她也说出了她的错误应该受到的处罚程度。最后,她高兴地离开了经理的办公室。
然后,人事经理与部门经理和主管交换了意见和看法,经理和主管也都认同了“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的道理,大家讨论决定以该位员工自己认为应受的罚金减半罚款,让她在班前会上公开做了自我检讨,并补了一个工作日。她十分愉快地甚至可以说是怀着感激之情接受了处罚,而且经理还以最快的速度把那项工作流程给改进了。事情过后,发现这位员工一下子改变了原来的傲气和不服管的情绪,并积极配合主管的工作,工作热情大增,大家说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那位员工之所以愉快地接受了处罚,最关键之处是她认为不正确的问题得到了改进,证明她的意见被采纳了,她的才能得到了肯定,她本人受到了尊重。最终的经济处罚比她心里预期的要轻,她感到庆幸。这就相当于她准备花100元钱买这次错误,而结果只掏了50元钱,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奖励了她50元钱,她岂能不高兴、不感激呢?朋友式的交谈中,她自己认识到自己做错了(而不是管理者或他人指责她做错了),她能不改正吗?这是让员工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是积极有效地改正错误,而不是管理者要她改正,而她不得不改、被动地改、消极地改。被动地改、消极地改不是彻底地改,有可能要留后遗症,随时有可能反弹。朋友式的平等地交流问题和看法,会使员工有被尊重感,有某种意义上的心理满足感,员工会感觉到这样的领导可信赖,能够解决问题,就会把自己看到的问题几乎毫不保留地倒出来,这等于让她积压已久的意见得到了倾诉,心理的压抑感解除了,能不轻松愉快吗?这样的处罚,难道不是在帮助员工、肯定员工、表扬员工吗?员工岂有不高兴和感谢之理呢?这样的解决是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化问题为机遇,化失败为成功、化干戈为玉帛、化处罚为奖励、化约束为激励、化严肃为活泼、化漫天乌云为晴空灿烂。
同样是处罚,措辞不同,其效果也会相差很大。
有这样一位主管,当公司决定重新制作处罚单的时候,他就一直考虑如何设计这个处罚单,让员工易于接受。当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有关项目及形式做了合理改进后,准备复印时,他在思索能否加上一句话,以达到减弱处罚在员工心理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认真努力地想了之后,他就写了一句话,“纠错是为了更好地正确前行。”而且还要把单子的抬头“处罚单”三字改为“改进单”。印出来之后,大家都说这句话好,这样的处罚单比单纯严肃的处罚单效果要好得多。以往所有的处罚单都是清一色的严肃的面孔,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而这位主管把它加上了富有人情味、文化味、教育性、启迪性非常强的一句话,处罚单的面孔立即由严肃、冷酷、无情,变得慈祥、安静、企盼和充满着希望。当员工接到处罚单的时候,看到了这句话,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本能的反感、抵触、反抗到理解、认知,再到接受、改正错误,因此,抬头叫“改进单”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处罚单上做一个小小的改进,面目大为改观、境界迥然。处罚本是反面的教育,这样就变成了正面教育、鼓励改正错误,激励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处罚决不单单是冷酷无情的,可以更人性化一些,只要大胆创新,处罚完全可以变得和正面的激励一样有好的“攻心”效果,甚至比单纯的正面“攻心”还要积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