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波士堂:商道即人道> 第44章 唐 骏:大鱼未必选择大池塘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唐 骏:大鱼未必选择大池塘 (4)(1 / 3)

唐 骏:比如说迟到,在日本那就是扣工资、罚站。对于美国企业来说,迟到与否无所谓,比如惠普,根本没有上下班时间。但是这两种办法都不适合中国企业。中国人最讲究人情,我在中国做了一系列“感动式”管理的尝试。中国有句话叫“难为情”,这是一种有神秘力量的感情。我的方法就是让迟到的人感到“难为情”。我在微软时,中国区的员工满意度是全球82家分公司最高的,连续几年如此。

唐 骏: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要忘记,是“情、理、法”。情在前面,道理在后面,最后是法律。在微软时,微软已经帮我建立好了一套很规范的制度,我要做的是通过“情”来感动你。比如说中秋节发月饼。不发,很显然员工会抱怨。而都发月饼,他会没有感觉,觉得你没创意,月饼太多吃不掉。于是,我想了个办法,给员工两种选择:第一种,把月饼直接给你;第二种,你告诉我这两盒月饼你想送给谁,给我地址和电话,我会帮你快递到任何一个地方去。这时候你会发现公司里的员工,很少有人把月饼拿回家去,都是邮给父母或朋友。这时,我还会在月饼盒里给他写一封信,以我的名义代表公司说,我们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我们的员工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员工,我们因为有这样的员工而感到自豪!我知道,很多父母会把这封信放到玻璃板下面保存并让亲戚朋友来看。

唐 骏:1998年时,我曾提出一个管理理念——让他人伟大。我希望通过创造这样一种文化,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员工之间有互相帮助的精神。有的员工说:我帮助别人伟大了,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如果你都能让别人伟大,你不觉得你自己更伟大吗?2002年,微软在美国召开全球峰会。我记得那是个能容纳两万人的体育馆。在报到当天我发现,每个人胸前的卡片上都写着:“Make Others Great1”。我当时兴奋得不得了。也就是说,这个理念成为了微软公认的文化。

唐 骏:我还记得我离开微软那天,有几百个员工从全国各地飞过来参加我的告别晚会,那是我在微软的最后一天,2004年2月11日,这个日子我终生难忘。那天我跟员工一一告别,所有的人,包括男员工都流泪了。那也是我自成年之后第一次流泪,情景之令人感动,至今让我唏嘘。

一个岗位只待3年

曹启泰:您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您觉得不要超过3年。2004年的2月8日,唐骏离开了微软,被该公司授予“名誉总裁”的称号,而在隔日加入了盛大网络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当时很多人的反应都非常地大。

唐 骏:当时我觉得,同样的工作一直做下去不是我的性格。所以我在微软总部做了3年。我在上海,从当初一个人来,到把它变成一个500人的全球技术中心,也做了3年。我感觉挺满足了。后来又到北京做了微软中国区总裁,做了3年。这时我就觉得我的人生总得需要些变化,我也正好找到了这么一个机遇。在各种综合的考虑之下,我觉得去盛大可能又是我一个新的事业的开端。

刘克丽:我不太喜欢唐骏这句话。3年以后他就要发生改变。我想问,你这样的话,就一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来说,是不是一种挑战?第二,我认为你在那个时候还可以继续做下去,我觉得你是选择了一种逃避,不知道我这种理解是不是对的?

唐 骏:其实我在微软,当然还可以继续做下去,或者是中国区总裁,或者是其他的位置。盖茨也跟我说,微软公司内部你可以任选一个你想要的位置,没有这个位置,我给你另设一个。但我觉得已经在微软做了10年了,我也不可能坐你盖茨的位置,我不想,也不可能,我很现实。那么我总得有一个新的突破。你说我该在哪里突破呢?如果在微软内部是不可能了,我就必须到微软外面去找一个突破点。这是我当时的一种情结。

唐 骏:我说的不是在一家公司里只能做3年。我的意思是,如果在同一个岗位上做了3年以后,你还要一直做下去,多半说明你能力不够。当然不是说你不能做10年、20年的程序员,那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只是说我自己的经验,我自己的判断,在一个岗位上做3年,基本上能使我的能力得到最大极限的发挥。所以我在微软总部做了3年,到上海做了3年多,在北京又做了2年多,在微软其实工作了整整10年。这其中我没有离开微软公司,但我是在公司的不同岗位做不同的事,这也是公司希望的。

刘克丽:那么,到2007年的2月9日,你到盛大就满3年了,是不是意味着你又要换一个地方了?

唐 骏:(笑)你怎么也跟其他媒体一样来问我这么严肃的问题?别说我自己了,连盛大都舍不得我离开。克丽,你知道吗?

大鱼未必选择大池塘

华东平:从我们这一批人内心来讲,我们是希望唐骏在微软做下去。特别是在他做出到盛大的这个选择的初期,并不想看见他离开微软的这么一个局面。我原来不玩游戏,也不知道盛大,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