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波士堂:商道即人道> 第2章 王 石:男人王石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王 石:男人王石 (1)(2 / 3)

那里的两位登山家聊天。他们说你这样的身体可以登雪山。我说我行吗,他说可以,当然第一次不要先登珠峰。(曹启泰:要经过一番准备。)登雪山如果不训练,就这样去肯定是非常危险的。他们说,可以先登个像6000米、6500米这么高的。从西藏回来之后,我就找到中国登山协会,找了教练开始训练,差不多训练了一年吧。1999年才开始登第一座雪山。

王 石:我要去登雪山,还有另外一种心理活动。当时我在万科,职务是总经理,但我闲着没事,主动要求不再干预新的管理团队。这样对公司管理有好处。但是我毕竟人在那里,精力又很旺盛,他们又都是老部下。(曹启泰:哪怕你眼睛闭上,他们心里也会琢磨你在想什么。)所以我觉得我必须离开,但是离开干什么却不知道。如果没见到那两位登山家,有可能我会做其他的事,无非去航海啊,穿越沙漠啊。一定是这样一些极限运动。

登山高度和股票涨跌的双曲线

金岩石:中国人的文化,对登山运动有一种抵触,叫做顶礼膜拜、望山仰止。你登山上瘾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你在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挑战?

王 石:挑战也许说不上。我少年时代,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项运动。一是打乒乓球,我当时也喜欢打,但连班队都没上去过,更不用说校队了。再一个就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上珠峰,这是当时中国人都很自豪的一件事情。所以潜意识里,这种英雄主义的情结还是有的,觉得登上珠峰的人是大英雄。我是2003年登上珠峰的。但在2001年之前,我还从来没想过,珠峰对我来说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可是,随着雪山越登越多,我的骨子里也有了一种逆反的心态。

王 石:中国人比较内敛,不愿意冒险。尤其我是上市企业的董事长,为了股票也不能去登。我万一出了事,股票下跌了怎么办?我说那我为了股票,我什么都不能干了?我就去。你说不让我登,我非得去登。我的这个行为中确实有这种逆反心理。而且我说你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之所以能去登山,离开一个月两个月,公司还正常运转,恰好说明我这个公司是规范化的,公司管理是靠团队不是靠个人的。大家还是会去买万科的股票。

王 石: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逻辑了。但实际上,我的这种行为确实是传统的思维不大接受的。只要我一进山,股票就微跌。只要我从山上回来,股票就反弹上来了。(曹启泰:随着您爬山高度的变化,股价也会相应地上上下下,这是两条此起彼伏的双曲线。)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我登上珠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应该感谢SARS。因为那时正在SARS期间,大家都待在家里害怕出去,一听说有几个中国人主动去送死,去登珠峰,万科的股票就噌噌噌往上涨。我从珠峰回来之后,股民们才把登山的风险给消化了。

曹启泰:股价的起伏您一定是事后得知的吧。在登山的过程中,您不会同时关心股价吧?

王 石:我一直是知道的。有海事卫星,在雪山上也可以随时了解股市的情况。因为我是上市公司董事长,每天都得了解一下公司的交易情况,各方面的事情都要了解。(曹启泰:就是在一个很出世的位置,做着很入世的举动。)对,就是那样一种状态。人家经常问我的身份,特别是我登上珠峰之后,常有人说我是一个著名的探险家。我就很不情愿地说,我搞企业也搞得不错的,我的身份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当然得关心企业的事情。

肋骨和美女的故事

陈 辰:我听说您跳伞时摔断过肋骨,您现在肋骨还好吧?

王 石:还好。因为登上了珠峰的缘故,大家都比较关注我的登山,实际上我还有一项纪录,也是相当不错的,就是飞滑翔伞。飞滑翔伞的攀高距离,是我保持着中国的纪录呢。我的攀高纪录是6100米,2002年时在西藏创造的。但那次的代价就是摔断了两根肋骨。(曹启泰:有一个说法是因为下面有美女叫:呀,王石。所以您掉下来了。)

王 石:她不是美女,准确些说,看不出来她是不是美。(曹启泰:您这样讲,又伤了几个人的心啊。)我来解释一下。那个地方是一个尼姑庵,那是一个小尼姑,剃了光头。(曹启泰:受不了了,您这个连环伤人案件不要再进行下去了,第一说人家不是美女,第二又说是小尼姑在下头喊王石,这更不好。)

王 石:她没有喊王石,这都是别人演绎的吧。可能你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那是在四川,李白的故乡,我在那里飞伞。空气里有涡流区,不能往那飞,否则就给你打下去了。那时我正在飞着,看见地上有座亭子,亭子里有两个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在鼓掌。她们不知道我是谁,当然也不会叫我的名字。于是我就往那儿飞,正好那里有个涡流区,噌噌噌就把我打下去了。掉到半山腰里。(曹启泰:摔坏了几根肋骨?)那次还好,没伤着。

曹启泰:我总结一下。麻烦大家自己想一想,然后自己在脑子里剪辑,到底哪一段接哪一段,到底有没有美女,到底断了几根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