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南宋大奸臣> 第22章 夜话(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夜话(上)(1 / 2)

余玠笑吟吟地坐在一旁,看着朱登科手中竹筷蜻蜓点水一般,满桌子飞奔往复,心说这年轻人倒也不拘谨,虽然老成不足,却也丝毫不扭捏作态,于是更加有些喜欢这个年轻人了,竟然亲手夹起几样自己平日就喜爱吃的河鲜,为他布菜。

朱登科也不客气,把余玠送到面前的菜,大口吞掉,再时不时称赞上一句,嗯,这道菜好吃,咦,那菜独具风味……直把余玠哄得笑容满面。

菜肴太过丰盛,实际上朱登科每样菜只尝了几口,肚子就已经填了七八分。

觉着这戏演的差不多了,他便放慢频率,开始向余玠解释他那一套“泰西机械学”,余玠自然大感兴趣,于是他又顺水推舟地把那个从不存在的“游方道士”推了出来,当成挡箭牌。并扬言,如果能让他有时间再行改进,可以让床子弩、三弓弩这些重型军械,在作战时更加高效快捷。

其实朱登科一直认为那个简易的动滑轮组对于宋军来说,意义并不算太大。虽然可以大大的提升弩的射程和穿透力,但是也麻烦,降低了射速,如果是对付以前较为笨重、习惯重装甲的金军,还是不错,然而对付快速灵活的蒙古骑兵,反而显得麻烦低效。

而参考欧洲的十字弓、腹弓以及现代弩来改进这个时代宋军的单兵弩,他目前也认为不是太急迫,最起码不如先改进重型军械紧迫……一是宋军装备弩的数量太庞大,几乎达到每10人8张弩,成本实在太高;二是弩在射程和穿透力方面本就大大优于蒙骑常用的骑弓,但野战中,宋军屡战屡败,这说明宋军并不是很缺乏远程火力,反而更缺乏的是近战能力和勇气!

然而,对于多用于守城的三弓弩、床子弩来说,整体数量虽不算太多,但是守城时却非常有用。如果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好,再配合棘轮、绞盘等其他机械装置,朱登科更有信心,在很短的时间里,花费少量人力物资,就可以大大提高这些重型装备的作战效能。

至于“老弱妇孺皆可开4石强弩”,他不过是哄哄郝大鹏而已,南宋再富,也做不到每人一弩,即便能做到,皇帝老儿恐怕也寝食难安,而如果真的需要这些人上战场时,南宋恐怕早就灭亡了。

“……若是假以时日,在下可使操用床子弩、三弓弩的军士减半,发射速度更快,激战一日也不觉疲惫!”朱登科放言道。

他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有把握的,因为这些重型装备本身太过于庞大、笨重,太需要造操作空间和人力,宋军为了这些重型弩能上城墙,还在城墙上特意修建了专用的砲台,而一部三弓弩的操作人数更高达上百人,甚至还需要牛来扶助。

“果真?”余玠惊喜道。

“在下不敢妄言!”朱登科恳切道。

“好!好!”余玠大喜过望,说道:“仕达有何需求,皆可讲来!”

朱登科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答道:“在下不才,冒昧求大人两件事……”

“快讲,快讲……”

“在下有一好友,家中殷实,又有报国之心,想于长宁军开矿炼铁,若是大人允许,他愿以出产四成为科。此外在下也想求大人调拨工匠、厢军,于坑冶附近新建一作院,就以那四成生铁为原料,在下愿为大人改良军械,生产兵甲,多行积蓄,日后蒙鞑来犯,教之尝尝我大宋之甲坚兵利!”

让郝大友去开矿炼铁,这是朱登科早有的预谋。因为他打算从仕,购买土地当当地主还可以,但是牵扯到开矿经商,对仕途大大不利,毕竟宋代商人地位虽远高于其他朝代,但是在士大夫眼里,也是个低贱的行业,甚至朝廷明令禁止官员经商或者从事手工业!

所以他需要郝大友这么一个代理人。

而他实在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够在战场上直接战胜敌人,就凭着一腔热血,废柴一般的身子骨上战场,不过枉送性命。于是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好高骛远,多赚钱,多打造更好的兵器盔甲,让宋军多一分战斗力,比什么都强!

至于原始的火枪火炮,他不过稍作考虑便跳了过去……他知道,当年英国国会讨论是否用火绳枪取代长弓时,争论异常激烈,其实也说明,在战场上,一个合格的长弓兵比一个火枪手实际上要厉害的多!

在他看来,火枪取代弓弩,不是技术上的胜利,而是制度上的胜利!……觉醒的民族主义和国家意识,让大量造价低廉的平民士兵取代了昂贵的贵族骑士,同时也成就了拿破仑的伟业!

但是在目前,那是万万不行!

后世的大明王朝就是典型例子,制度、防民、贪腐……让火枪几乎成了摆设,还不如后金的弓箭。

反倒是火炮还不错,几万明军用买进和仿制的火炮,在朝鲜半岛上把十几万日本鸟铳队打得满地找牙,甚至4万明军把10万日军包围在汉城不敢出战。

但是在这个时代,野战中,笨重的火炮只能让机动力低下的宋军变得更加没有机动能力,而用来守城的意义也不是很大,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本身已经十分出色,甚至到南宋灭亡,四川多处山城还没有被蒙军攻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