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君子应该远离杀生做饭的地方,事实上就是说,凡有血气的东西都不要亲手去杀它们。
李汉臣没有亲手烹饪食物,而是在做饭的后厨指导厨子做菜。
李汉臣没做过菜,只知道食谱而已,自己不想动手做菜,免得让人笑话。
不到一个时辰,后厨伙计在李汉臣的指导下,完成了酸梅豚脚汤和酸梅猪排汤两道菜,李汉臣取了一只汤勺舀了一勺,尝了尝,味道还不错,明朝的伙计在没有味精的条件下能做到色味俱佳实属大厨手艺。
厨子将做好的肉汤起了锅,装了汤碗里,足足有四大碗,应李汉臣的要求端到了楼上他住的房里,剩下的让厨子分食之。
而酸梅汤要冰镇后才好喝,所以让他们去冰镇一下,等他们吃完汤,再把冰冷的酸梅汤装在水壶里带走。(古代没有空调设备,没有电风扇,消暑主要用冰,所以“冰井”“冰室”“冰窖”之类的场所也就必不可少了,作为安溪最大的客店,冰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他想,酸梅汤在回家路上解渴,水路还要坐船,特别是不稳当的小船,自己以前很少坐船出行,小木船就更少坐了,酸梅汤又能防止晕船,一举两得,以备不时之需。
李汉臣和灵巧一起上了楼,预备大快朵颐,吃饱了、喝足了好打道回府。
酸梅汤是明朝很普通的饮料,不足为奇,但是酸梅豚脚和酸梅排骨是客栈菜谱是没有的。
厨子和充满好奇心的陈掌柜各自分了一杯羹,一直称赞个不停,陈掌柜有了一个点子,叫人拿来纸笔,记下了两道美味汤品的做法,今后推出两道新菜,必定大受欢迎。
——
聚贤客栈,李汉臣房内。
二人对坐在桌子两边,桌子上满满的美味。
灵巧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见李汉臣没动筷,她也没有好意思动勺子。
酸梅是开胃了,本来肚子也没食了,越吃越带劲,一点也不会有油腻的感觉。
不得不说的是,李汉臣熬了一夜,此时确实是有些疲倦了,上眼皮和下眼皮在打架,困得支撑不住了,坐着都能睡着了,食物在眼前视若无睹一般,他打起盹来。
“公子,你怎么呢?”灵巧歪着头专注着看着对面闭着眼睛,头微微向下一动一动的李汉臣。
李汉臣被灵巧的声音惊醒过来,揉了揉太阳穴,忙动手拿起了筷子。
“吃罢,还在等什么呢?”李汉臣用竹筷夹了一块豚蹄(猪蹄)放在了对面灵巧的小碗里,又把其中一大碗豚蹄汤推到她面前。“吃什么补什么,多吃豚蹄,长脚力,行再多的路也不会脚软了。”
“嗯,公子你也吃啊,凉了就不好吃了。”灵巧端起了小碗,咬了一大口,边吃边说,因为嘴里塞满了,话说了有些含糊。
李汉臣没有刻意的去注视灵巧吃相,怕她有生出想法,倒拘谨起来,不是他想看到了,看了她一眼,自己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觉得问道好极了,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好吃……”
“李秀才,在吗?”门外有人在敲门,李汉臣听到是很熟悉的声音,是高思敏高捕头来了。
李汉臣迫不及待的放下手里的筷子,跑去开了门,不出所料,面带微笑高捕头提着一包东西拜访来了,这个鲜有笑意的冷面女捕头的微笑使得李汉臣有种如沐春风拂面的感觉。
难道是她知道自己要离开县城回家去,特地带了礼物给自己送行来了。
“高,高捕头,你来了,请进屋说话。”李汉臣接过了高捕头手里的礼物,摆了个请的姿势,将高捕头请了进来,三人入座,他有将没动过的两碗汤移到了高捕头面前。“高捕头吃了没,没吃正好与我们一道通吃,这里有豚蹄汤、豚排骨汤,很是美味,还有两碗没动过,别客气。”因为李汉臣知道了高捕头的真实身份,达成了默契,产生了微妙的感觉,所以不能以士子的身份对待她了。
“正好我也饿了,秀才,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高捕头夹了一块,细嚼慢咽,品味是否如李汉臣所言不同之处。
李汉臣和灵巧相继把目光投向了品尝美味的高捕头,心想高捕头会如何评价这自认为美味食物呢?
“不错,没有腻味,吃了第一口,还想吃第二口。”高捕头刚咽下去,就给了中肯定评价,抬眼望着张着嘴、眼神充满期待的李汉臣,说道:“这两道菜是客栈伙夫做出来的?”
“这两道菜是李公子他亲口吩咐厨子做出来的,食材也是公子亲自在街上买回来的。”灵巧说话越来越主动。
李汉臣恢复状态,吭了一声,他一面笑着,一面用眼瞟灵巧,他不知道灵巧越来越主动会是好事还是坏事,至少这次主动的说话,抢先说了本该自己回答的话,李汉臣感到很高兴,但又觉着她会不会变得口无遮拦,不知察言观色那就不一定是好事了,所以他决定今后要好好调教一下这个小妮子。
“见笑,见笑。”李汉臣笑了笑,谦虚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