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李汉臣试图参透王知县的心思,王知县喜不自胜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一天之内破了城南的人命大案,二是辅助官府破案的奇才居然是自己未来女婿,公堂上审案也没出头抢功给足了作为父母官的面子,为拥有识大体懂礼数的东床快婿,想不高兴也难。
王知县攥着二人的的手,笑的合不拢嘴,直抒胸臆道地问李汉臣:“小女毓秀模样如何?贤侄可瞧得入眼。”明摆着自信满满,想当年自己也是翩翩风流少年,女儿长相怎么会差到哪里去。
“好,活泼不失端庄,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甚合小侄心意?”李汉臣对身边的小萝莉没研究透彻,本无法判断,有碍于自己铁板钉钉的贤女婿的身份,心里勉为其难,口里随声应和,并且加以溢美之词形容初次见面的未婚妻。
“那就好,对了,安溪新县学尚在建造之中,贤侄此行安溪县目的为何?”王知县问李汉臣的目的。
“贤侄此行就是来拜见王伯伯的,只是在途中丢失了钱物,把准备买几件礼物给王伯伯的银钱弄丢了,两手空空无颜谒见,只得暂住客栈等今日折返回家重新给置办礼物,没成想出了客栈就被衙门捕快截住带至县衙大堂旁听审案,不知是不是您老的安排?”李汉臣肯定不能说是来毁婚的,说了那就等于毁了自己,因为那是前身冲动的想法,所以不得不编了个貌似顺理的理由。
王知县摇了摇头,微笑的讲道:“老夫到不介意你是否带礼物见我,让老夫提心吊胆的却是,你恰逢下榻之处发生命案,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若是你牵涉到此命案那可就麻烦了,最后出人意料,你不但未牵涉命案,而且助高捕头一臂之力,顺利抓到设计如此巧妙的杀人计划的凶手张三刀,如此神速的破案定会在老夫的为官生涯写下光辉的一笔,这比礼物来的更贵重更难得。”
李汉臣对此讳莫如深,心道,王知县的意思大概是说你小子钱财丢的好啊,如不是丢了钱财,怎么会下榻客栈有破解如此离奇的命案的机遇呢?如不是你的帮助,谁也想不到杀人凶手是以受害者自居的张三刀。
高兴归高兴,王知县自知心之所想说漏了嘴,说完了立即转移了话题,接下来聊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比如李汉臣家里境况如何、爹娘安康与否,对科举考试的把握有多大等等,李汉臣自然是积极向好的方面回答。
王知县让李汉臣品评亲手冲泡的香茗,美名其曰‘天香’,李汉臣吃出了茶的味道,香气扑鼻,色泽黄亮,醇爽回甘,唇齿留香,断言是安溪茶,王知县直言不讳的说了‘是你家送来的茶’,王知县只会冲茶吃茶却不懂茶道,李汉臣对茶道略懂。但也没白费口舌讲解茶道,吃完言道是上等好茶,仅此而已。
自己以前也喜爱饮茶,市面上大部分的茶几乎都品尝过,唯独喜欢武夷山茶和安溪铁观音,只是现在没有没有铁观音,铁观音是清末发明的,此时就连乌龙茶的称呼都没有。
要知道,明朝的安溪茶只是茶水口感、色泽来命名,会出现同一种茶却又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命名,必然质量也良莠不齐、好坏不分的尴尬局面,远没有安徽茶、云南普洱和武夷山茶有名气。
从一片一片的茶就能看到一段一段的历史,明朝的安溪茶就是福建明代嘉隆时代的缩影。
此时倭寇和流民作乱八闽全境、可是说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乏一村一村被倭寇三光而毁于一旦,说道倭寇,就不得不说倭寇产生的大背景,那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东边倭地区内乱局。
室町幕府从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后,政权就开始旁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467年连绵11年的应仁之乱结束后,日本历史上最混乱、最传奇的战国时代粉墨登场了。
在战争中丧失家主的倭地武士,成了无米下锅的野浪人,因战争无法谋生的渔民、农民,成了饥寒交迫的流民,要想求生,怎么办?下海!做倭寇!反正烂命一条!扔哪不是扔?小人物求生,大人物求财。
明朝断绝了官方的朝贡贸易,对于倭区百姓来说大明的生丝、棉布、陶瓷、药品价格暴涨,一艘装满生丝的走私船开到日本就无异黄金船。倭区沿海的大名、武士、富商自然心动不已,或直接参与或提供窝巢比如大明嘉靖时代的倭寇老巢平户藩等,以及武器的资助,纷纷加入倭寇的行列,杨帆起航西去,对大明沿海区域奸淫掳掠。仅在福建普通百姓眼里,算得上安溪不安,蓝溪不蓝,使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福建地区,因倭寇侵略而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拥有与贡茶同级的茶品却没有贡茶的资格,此时的安溪茶一般是陆上商帮勾结海商、海寇,还要打通一路关节,不惜冒险违反大明朝廷‘片板不准下海’的严厉海禁政策,偷偷摸摸运往海外或者打上其他名茶幌子私贩到江南一带、不光是茶,还有盐铁、丝绸、瓷器等也不外如是。
——
到了晌午,该进食了,王知县早已安排好了中午饭菜,边吃边喝边聊,王知县没喝几杯就整醉了。
李汉臣是清醒的,倒也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