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魂归辽叶河> 第22章 做梦都想上大学(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做梦都想上大学(2)(1 / 3)

秀芝坐在旁边微笑着,凝视她那快速移动的笔尖,她仿佛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王永洁炽热流淌的情感,她虔诚地祝福王永洁能实现读大学的梦想。

还有谁像王永洁那样爱护学生呢?那么尽心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念大学多好啊!那是出老师的地方,只有王永洁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那里学习。

外面的鸡叫第一遍了,在秀芝的提醒下,王永洁才停下手中的笔,她用手指捋了捋头发,朝秀芝淡淡地一笑,那红润的脸像初绽的花朵,光彩照人。

接着,她对秀芝轻声说:“最后几句了。”她略一沉思,继续写道:

“尊敬的大队党支部,公社党委,若能推荐我去上大学,我愿意将户口留在农村,毕业后一定回到农村,像园丁一样地去浇灌花朵,让孩子们像花朵一样美丽。相信我,我会用行动来证实我的承诺,这份申请书也就作为我入党申请书的附页吧,我会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到北京去向毛主席汇报农村教育取得的辉煌成绩。”

王永洁放下笔,像完成了一件重大事情似的,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她双手捧起秀芝的脸,紧紧地贴在一起,闭着眼睛沉默了好久,好久。

李勇在天亮后才起床写申请书,只写了半张稿笺纸,主要表达了自己想去读书,读书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的心愿。自己下乡落户以来,能主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并与他们打成一片,学到了一定的生产本领,给队里的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

吃过早饭后,三人讨论着交申请书的事。

王永洁的兴奋之情还留在脸上,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拿出来递给肖国庆看。

肖国庆笑了笑:“写这么多?”

她点头“嗯”了一声。

李勇说:“我只写了几行字。”随后低着头自嘲,“咱只有这点墨水。”

肖国庆大声说:“有你这点墨水,对付辽叶河公社已足够了,黄书记才上两年小学呢。”肖国庆边说边将自己的申请书递给李勇。

“尊敬的各位贫下中农,我叫肖国庆,已下乡落户近两年,特申请上大学读书。”

李勇张开嘴巴“啊”了一声,“就这么简单哪?”

肖国庆头一扬:“化繁为简是最不容易的,知道吗?”说罢,哈哈一笑,“我们都去把申请交给蒋队长吧。”

蒋麻子严肃地接过三位知青的申请书,快速浏览了一下后说:“好好,今晚就召开全队社员大会,一定要将你们推上去。”

那晚的社员大会成了对三位知青的评功会。

听得李勇脸红到脖子,他怎么都没想到乡亲们对自己的评价那么高,什么憨厚、能吃苦耐劳,勤快、对人诚恳等语言让他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对王永洁进行评议时,有几个孩子居然哭着拉着她的衣襟嚷道:“王老师您不能走,您去读书了,我们就没有老师了。”

王永洁不知所措了,一下将几个孩子拥进怀里,热乎乎的泪,簌簌地流出了眼窝。

秀芝连忙上前将几个孩子哄回到父母身边。

对肖国庆的评价让人哭笑不得。

有的人说,如果肖国庆走了,生产队的许多事就不知咋做下去了。搞得冉广兴不得不站起来解释要怎么推荐,要讲他的优点,并且还要同意他去上大学,是推他走,而不是留住他。

大伙才一起异口同声大声喊:“优秀,同意!”搞得肖国庆也笑了起来。

在光明大队党支部会上,四名支委加上冉广兴,一致认为李勇最有条件推荐到公社党委。李勇的勤劳和救人、救耕牛的先进事迹全大队都知道,也是全县十大先进知青之一。

支委会将光明大队十九名知青,进行了排名次推荐,李勇后面就是王永洁、肖国庆。

陈永川排到最后去了,他当场就气得骂起人来。

冉广兴把李勇的推荐材料送到了公社党委,同时,也将陈永川送的羊毛大衣上交给了黄国忠书记。

黄国忠皱着眉头对冉广兴说:“你这么一推,让公社就为难了。”

冉广兴叹了一口气:“老书记,我也没办法,众口一词,非推李勇啊,您吩咐推荐三队陈永川过不了关啊。

黄国忠不停地抽着烟,许久没有说话。

冉广兴看见他为难的神情,心里油然升起几分同情,不由得坐在旁边陪着。

黄国忠忽然扔掉烟头,语气显得沉重地说:“县委张书记的秘书和县委办公室陈主任分别来过几次电话了,再三叮嘱,辽叶河公社的陈永川必须推荐到县里,可公社党委没有大队党支部的推荐是做不成这件事的。陈永川的叔叔与张书记的关系我是给你交了底的,他叔叔是管干部的组织部长啊,你和我或许都感受不到张书记的那种压力。”黄国忠又点起一根烟,猛吸了两口:“我们一定要为张书记分忧才行啊。”

冉广兴直愣愣地望着他说不出话来。

许久,冉广兴才胆怯地说:“黄书记,我十分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