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合振奋的应诺道:“多谢将军,我在营中静候将军的将令。”说罢,在王嗣的陪同之下出了大帐。
再次来到地图之前,姜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刚才也合提到了司马懿有可能偷取阴平,这一点使得姜维胆战心惊。
阴平古道艰险难行,这一点姜维的心中非常的清楚,但大汉在此的守备也不是非常的坚实,仅有一名偏将和一千驻屯兵驻扎。
如果司马懿星夜偷袭此处,在有心算无心之下,阴平极有可能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一旦曹兵在阴平得到补充,由此东向汉中便再无险要可守,此时曹魏的大军再兵出上庸魏兴,汉中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咄咄”两声,姜维的指节敲在了阴平的位置,这个重要的讯息该怎么传递给汉中的大军呢?
“咄咄”两声,刘山的手指也点在了阴平的位置,抬头对邓艾说道:“士载先生,这个你怎么看。”
有着历史经验的刘山,对阴平这个地方记忆尤为深刻,既然历史上曹军从此处进兵而破蜀,今天司马懿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邓艾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此处确实是我大汉东西要冲,一旦阴平有失,司马懿挥兵东向,则汉中必定腹背受敌。”
刘山肯定的说道:“朕担心的就是这个,好在汶山现在还在大汉的手中,不然的话那司马懿早已将大军攻向了阴平。”
邓艾一指地图说道:“陛下勿忧,司马懿要想东向汉中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汶山必须在他的手中,没有此处作为根据,万一攻伐阴平受阻,则会陷入全军覆没的险地,为兵法所不取。”
刘山的身体已经弯成了九十度,眼睛死死的盯着地图说道:“这样看来,汶山是现在的关键,咱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邓艾说道:“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应对,请陛下定夺。”
刘山惊喜交加,在心中高高的竖起大拇哥。这个邓艾还真不是盖的,这才刚到江油一天便谋划好了对策,还分成上中下三等,看来老天爷待自己还是很厚的么。
急切的,刘山开口问道:“爱卿快说,到底是哪三策呢?”
对着地图,君臣二人便开始了一番战棋推演。
良久,刘山缓缓地坐了下来,心中迅速的消化着邓艾谋划的三种对策。
上中下三种对策其实就是针对当前的局面设定了三个假设,所谓的上中下之分不是说下策就不好,而是说下策大汉得到的利益最小而已。
按照邓艾的分析,如果牛二赵立和张嶷顺利的解决了沓中之敌,那么就等于掐断了司马懿的退路,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唯一的选择就是及时的撤出汶山战场,取道祁山之西回兵上邦,否则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甚至危及陇西各郡。
上策针对的就是这个局面,大军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尾随曹魏回撤的军马不断的袭杀,在张嶷的配合下尽可能消灭曹军的主力;另一部则挥兵直向迭部,以最快的速度占领迭部以及周边各县,光复阴平郡全境。
中策针对的局面是,如果张嶷未能击破沓中之敌,仅与对手维持着不胜不败的局面,那么当下最紧要的就是与城中的姜维一起正面迎击汶山司马懿,由于当前双方的实力相比基本持平,这一战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不过由于曹军的补给线过长,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大汉无疑。
下策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一旦沓中的张嶷被曹军击败,则司马懿就有了稳固的支撑点,曹魏的补给难题迎刃而解,这种情况下,汶山将处于曹魏的俯视之下,只要想打随时可来。
如果真是这种局面,在此处与曹军周旋将会事倍功半,最好的策略就是凭借江油和阴平两处险要据之,这样的话,汶山以西大部便纳入了曹魏的版图。
下策在刘山的心中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被帕斯,nnd,老子咋说也是一大神级的人物,就任皇上还不到半年就丢这么大一块地方,那以后老子在穿越界还能抬起头么。
中策虽说可能性最大,但刘山还是心有不甘。人家张翼,带着万把人就收复了武都全境,朕带着大汉最强的军队,人数也跟曹魏差不多,最后竟然一点便宜没捞着,这要是说出去怎么对的起万民对朕的敬仰和崇拜。
这个上策么,基本符合刘山的心意,朕从遥远的未来前来此处可不是为了受困挨打的,就算咱不是神灵加身,但总得表现出一丝霸气,震慑一下宵小的小心灵吧。省得以后他高兴了就过来骚扰一下,这一仗老子要么不打,要打就给他们长长记性才对。
刘山想的异常欢畅,但转眼就必须面对现实。如果情势达不到上策的要求,而强行推行上策,只怕得到的结果会比下策还可怜。
邓艾的分析基本涵盖了全部可能性,沓中之战的结果直接影响了此次汉魏之战的结局。这一点,在牛二赵立出兵之时大家都没有想到,邓艾得出三策的结论,也是在探知了汶山的详情之后才清晰起来。
刘山把自己深深的陷入座椅里,紧锁着眉头开始设想各种可能性。邓艾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