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明朝第一驸马> 【212】杜勋劝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2】杜勋劝降(2 / 3)

劝降使者而來,崇祯感觉自己不光被愚弄了,而且是被严重的侮辱了

“杜勋,难道你不怕朕杀了你吗,”崇祯冷冷道

杜勋答道:“怕,奴婢臣有弟弟和侄儿全家在京居住,皇爷一怒之下,不仅会将奴婢臣杀死,而且会杀奴婢臣全家十口,不过古人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奴婢臣一心要为成陛下得天下于揖让之美名,甘冒粉身碎骨与全家诛戮之祸,在所不辞,”

“哈哈哈~~”崇祯痛苦地大笑道:“你还是这么巧舌如簧,好,说说吧,闯贼想要什么,”

杜勋说道:“皇爷千古圣明,请听奴婢的逆耳忠言,李自成亲率二十万精兵进犯京师,尚有数十万人马在后接应,吴三桂虽有关宁边兵,号称精锐,但只有数万之众,远非闯贼对手,他如今闻知流贼已经包围北京,必然停留在山海关与永平之间观望徘徊,不敢冒险前來,奴婢听宋献策说,京师臣民盼望吴三桂的救兵只是望梅止渴,奴婢又听到贼中纷纷传说……”杜勋不敢直然说出,心惊胆战,咽下一口唾沫,

崇祯脸色大变,心中狂跳,怒目望着壮勋,厉声喝道:“什么传说,不要吞吞吐吐,快快奏明,”

杜勋说道:“请恕奴婢死罪,奴婢方敢直说,”

崇祯怒道:“你说吧,快说实话,”

杜勋横下心向崇祯奏道:“李自成进犯京城,但他同皇上无仇……”

“胡说,朕是万民之主,他是杀戮百姓的逆贼,何谓无仇,”

杜勋说道:“以奴婢所知,李贼直至今天还是尊敬皇上,不说皇上一句坏话,他知道皇上也是圣君,国事都坏在朝廷上群臣不好,误了皇上,误了国家,倘若群臣得力,皇上不失为英明之主,李自成离开西安时,曾发布一张布告,沿路张贴,疆臣们和兵部一定奏报了皇上,那布告中就说得十分明白,皇上为何不信,”

李自成的北伐布告也就是檄文,虽然崇祯曾经见到,但是看了头两句就十分暴怒,立即投到地上,用脚乱踏,随即被乾清宫的太监拾起來,拿出去烧成灰烬,以后通政使衙门收到这一类能够触动“上怒”的文书再也不敢送进宫了,现在经杜勋一提醒,他马上问道:“逆贼的布告中怎么说,”

杜勋的文化修养本來很低,李自成的“北伐檄文”中有一句典故他不懂,也记不清楚,只好随口胡诌,但有些话大致不差:“奴婢记不很准,只记得有几句好像是这样写的:‘君甚英明,孤立而蒙蔽很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还有许多话,奴婢记不清了,皇爷,连李自成的文告也称颂陛下英明,说陛下常受臣下蒙蔽,政事腐败都因为臣下不好,”

哈哈~,”崇祯大笑着问首辅大臣魏藻德,“首辅以为如何,”

魏藻德低着头,吱吱呜呜说不出话

“滚~”崇祯已经懒得发怒了,只是淡淡地沉声说道

魏藻德如获大赦,赶紧开溜

“那李自成是以清君侧自居咯,”崇祯揶揄道

杜勋壮着胆子说道:“请皇爷不要震怒……顺王实是叫奴婢进宫來劝、劝说皇上……让出江山,他说,这是效法尧舜禅让之礼,他还说,只要皇上让出江山,他誓保城内官绅百姓平安,保皇上和宗室皇亲照旧安享荣华富贵,他将尊称皇上为…让皇帝,仍享帝王之福,他说……”

崇祯听到这里,将御案用力一拍,又猛力一推,几乎将御案推翻,随后突然站起,抓起横放在御案上的龙泉宝剑,登时有一道寒光在众人眼前闪烁,站在他的两边和背后的太监们一个个面目失色,停止了呼吸,站立在阶下的十名锦衣旗校都以为杜勋替逆贼劝皇上让出江山,必斩无疑,立时紧张起來,紧紧地握住剑柄,准备随时登上台阶,将杜勋推出午门斩首,但皇上沒有口谕,他们只能肃立等候,怒目注视伏在地上战栗叩头的杜勋,身子却纹丝不动,也不敢违制拔剑出鞘,那恭立在御座背后,擎着黄伞的青年太监,担心杜勋身上暗藏兵器,可能会突然跃起,向皇上行刺,所以在刹那间按了伞柄机关,黄伞刷拉落下,伞柄上端露出來半尺长的锋利枪尖,

“你也滚~”崇祯颓然地扔掉报检,径直向东暖阁走去

“陛下~”杜勋朝着崇祯远去的背影,咚咚咚叩了三个响头,随即坐着竹篮子又出了城,杜勋出城后不到一个时辰,申时未过,守彰义门的太监和百姓将城门打开了,西便门也跟着打开了,几千大顺军整队进入外城,占领了各处十字路口和重要街道,其他外城诸门也都随着开了,

杜勋的几个奴仆和长随、答应等太监,牵着马立在西郊离城约三里远的一个高坡上已经等候多时了,因为他们不知杜勋是否仍由彰义门缒城出來,或者改变主意,出宫后就近由阜成门缒城出來,所以他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地方,可以兼顾两个城楼,那时西郊居民稀少,多是旷地,丘岭起伏,要选择一个可以望见从阜成门到彰义门一带的高阜并不困难,他们在一个高阜上,从午时三刻就等候杜勋缒城回來,愈等愈觉焦急,愈觉害怕,以为杜勋进宫去凶多吉少,已经被皇上杀了,直到交了申时,才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