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从小路偷袭的建奴被火枪打的尸横遍野。从正面强攻的建奴倒是沒遇到什么抵抗。他们趟着齐膝深的水塘向前行进
忽然。一个年轻的建奴用力嗅了几口。问身边一个年长的建奴道:“老哥。你闻闻这啥味儿啊。”
年老的建奴也嗅了嗅。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由一惊。原來自己脚边的水都是黑乎乎的。那异味正是黑水泛出來的味道
这时。一个牛录额真打扮的人正好从他们身边经过。看他们愣神。便笑道:“水黑有啥好看的。这么多躺着水走。把甸地的污泥都踢起來了。水自然黑臭了~~”说罢他在两人的后背用力推了一把。“快走吧。晚了抢不到功劳了~”
于是一老一少两个建奴不再犹豫。一提刀就往前冲。谁知沒走出几步。忽然听见呼呼几声。便看到无数火把漫天飞舞过來。那火把落入水中。非但沒有熄灭。反倒将那些黑水点燃。只一眨眼的功夫。整个草甸芦苇荡就陷入了一片火海。
无数葬身火海的建奴至死都不明白。难道南蛮子会什么妖术。居然在水上放火。
因为东南风大盛。芦苇荡的火势片刻功夫就蔓延到了整个黄泥甸。站在上风处的宋友亮虽然闻不到尸体烧焦的问道。但是可以看到芦苇荡里有许多火人在手舞足蹈
宋友亮得意地问周围诸将。“诸位。这把大火比诸葛亮的火烧藤甲兵如何。”
李信颧骨抽动了一下。这批点火的硫磺油是他从陕西买來的。沒想到如此猛烈。李信说道:“只是沒想到其性如此猛烈~”
所谓硫磺油就是石油。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一则记载。《本草纲目》还有单独成立的一篇。就是晶石类。类似于我们的矿物。堪称十六世纪中国矿物知识的大全。最早引起西方学者关注的。正是《本草纲目》的晶石类。其中有关于石油的珍贵的描述。我们不能想象今天的生活如果沒有石油。我们会怎么办。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到1521年之间。中国的官方开始由官方主导开采石油。可是大家知道西方发现石油。并且大规模开采是在什么时候吗。1859年。而中国在宋代时候就知道有石油。到明朝开始官方开采。而西方要到300多年以后。才开始去大规模利用石油。李时珍记载。“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溥之以灰则灭。作雄黄气。土人呼为雄黄油。亦曰硫磺油。近复*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所以我们看到李时珍的知识是多么的广博。他注意到嘉州这个地方因为打井。不知道怎么就打到石油了。石油就出來了。李时珍注意到。石油如果着火的话。人们去泼水是不能灭火的。必须用灰泼上去火才能灭。如果用水浇的话。会越烧越烈。这个就是在《本草纲目》里面有记载的。
李时珍是名医将石油记入《本草纲目》自然是出于它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曾经记载。石油可以“主治小儿惊风, 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黄泥甸一把火。把豪格的春秋大梦彻底烧为灰烬。在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之后。明军发起大规模反击。直到此时。豪格才知道自己的三万兵马已经有一多半报销在了黄泥甸的污泥水之中
如梦初醒的豪格大叫一声:“鳌拜误我~~”随即与索尼带着亲兵向赫图阿拉方向退却。
由于丢弃了火炮。明军全军上下轻装上阵。从黄泥甸里爬出來的明军以张鼐的骑兵为先导。一路穷追猛打。沿途的汉人百姓得知建奴打了大败仗。于是自发组织起來。有的为明军准备热腾腾的饭食。有的为明军运送物资。有的为明军指路。有的就直接拿起兵器专门袭击落单的建奴逃兵
等豪格狼狈地回到赫图阿拉。才发现自己身边只有不到六千人的残兵败将了
索尼这时出主意道:“郑亲王还在蒙古。我们不如带上人马去蒙古投靠郑亲王。陛下不是去了察哈尔女为福晋吗。说不定还能联合额哲等察哈尔旧部东山再起。
豪格苦笑。“察哈尔为我大清所灭。如今我大清自己都自顾不暇。察哈尔蒙古不落井下石已经偷笑了。爱卿怎么会说出这样荒唐可笑的话呢。”
索尼一时也乱了方寸。这时。谭泰插口道:“我们还有一样南蛮子沒有的兵器~”
“什么兵器。”豪格忙问
谭泰说道:“据我所知。宋南蛮子的兵马都是山东人。虽然在南朝算來也是北方。但是比起我们关外依旧是南方。所以我们有的兵器就是关外的严冬~~只要我们能拖到冬天。倒是滴水成冰~~宋南蛮子的兵马是夏天出发的一定沒有什么过冬的衣服。如果他们不退兵。咱们就在白山黑水、深山老林里和他绕圈子。拖也拖死他~”
豪格点了点头。“这到是个可行的办法~~可是如今我们兵马不足六千。时间离入冬却还有三四个月。万一南蛮子攻城~~”
谭泰无奈地点了点头。“是~我们必须放弃兴京~~退入黑龙江虎尔哈部那里。”
冷僧机反对。他说道:“大清的皇帝怎么可以避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