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明朝第一驸马> 【156】李自成二打开封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6】李自成二打开封府(1 / 2)

襄城只是一座小城,周长不到三公里,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汪乔年召集手下将官和城内诸生,齐集城隍庙内,在城隍神前起誓曰:时值丧乱,正臣子戮力之时,誓死报国、愿有同心,众人皆被这种悲壮的精神所感动,他的手下将领很受感动,一齐表示要协力御敌,各位将领分率城中军民,分工防守,愿同心协力坚守孤城,甚至将街道上铺路的条石都挖了出來当礌石,小小的襄城竟然一时士气高涨……

襄城的城墙年久失修,已经残破不堪,虽然经过临时的加固和修补,依旧岌岌可危,于是汪乔年在城隍庙中召集襄城内的士绅,商议由在百姓中有威望的人主动站出來,分段包干,

这时,张永祺站了出來,他拱手道:“各位,我张永祺愿意分守东壁,”此人便是请汪乔年进驻襄城的张永祺,字多祝,四川兵备副使张宁的次子,受张宁的薰陶和教育,幼年的张永祺就有刚正梗直的性格,其父过世后,张永祺侍奉母亲,一日三餐、调理羹汤、早晚问安、从不懈殆,在襄城的口碑极佳

襄城学校的生员刘汉臣说道:“张举人深明大义,我们也不是只爱惜自家钱财,不顾大局的人,”

襄城大户们也纷纷站出來,说道:“其余西、北、南三面墙壁,我们各家分担,”

汪乔年起身,向襄城大户士绅们鞠躬行礼,“患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汪乔年谢过诸公~~倘若不死,一定要将诸位的大义禀明皇上,”

任务分派完毕之后,张永祺立刻召集家族中年轻力壮者和家中的仆人,白日在东城墙上,修补坍塌缺损的地方,夜间则露宿于城墙之上,以便随时了解城外的警情、防御來寇之敌,当时久逢战乱,百业凋敝,城中百姓生活拮据,家无余财,官署中也是四壁空空,无法筹集修城池、铸造武器和日夜守城的费用,张永祺就把家中余财贡献出來,以作公用,

刘汉臣则积极参加团练武装的操练演习,并被分派担任西城的防守任务,他夜以继日,巡逻打更,一有警情,即夜宿城头,同时刘汉臣还被汪乔年署为军门赞画官,也就是相当于高级参谋,跟随在汪乔年身边,帮助出谋划策、调度军民,并分派官军将领和襄城诸生协同防守城之东西南北四城厢,

由于张永祺的带头表率作用,城内大户也都是慷慨解囊,有的把家里的铜器、铁器拿出來,打造成兵器箭镞,有的将家里的廊柱、假山拆卸下來当礌石滚木,

大明崇祯十五年农历正月十四日,李自成的农民军从郾城挥师西进,下午兵临襄城,

后半夜,天空中竟如絮花般地飘起了雪花,至天明时,竟然雪花飞舞迷人眼,刘汉臣陪着汪乔年巡逻城头,汪一脸忧愁,担心天寒地冻、城守困难,并担忧地问刘汉臣:“天降大雪,到底是对我们有利呢,还是对闯贼有利,”

刘汉臣回答道:“大雪对我们有利,对闯贼不利,”说罢刘汉臣解释道:“我军处于城墙之上,敌军处于城墙之下,城墙冰冻、坚不可摧,此乃一利;我军在城中有百姓送水送饭,敌军则依靠劫掠百姓粮食而食,此乃二利也;敌军來攻,我方应之,敌军退,我方休息,以待疲惫之敌,此乃三利也,”

听到刘汉臣的分析,汪乔年才露出了笑容,刘汉臣说道:“现在我们应该让人往城墙上泼水,水结成了冰,那么城墙更加坚固,”

汪乔年略感欣慰,说道:“我听说你二十一岁时,到开封府参加府试,考试題目是《己所不欲》,文章排名第一,因有官家子弟暗中请托,结果排在了第二位,自此之后,就再沒参加科举了,是吗,”

刘汉臣欠身道:“确有此事,”

汪乔年笑道:“如果这次我们能不死,我就举荐你入朝为官,你愿意做我的门生吗,”

刘汉臣笑道:“能为大人的门下高足,那是我刘汉臣的荣幸,其实每次监学使者到襄城督学,照例要进行一次考试,我的试卷判分也总是高高在上,但是奈何我喜游山水,耽于林泉之下,对科举应试进入仕途,却不是怎么上心,只能辜负大人的美意了~”

汪乔年略感失望,尴尬地笑了笑,“人各有志~~~”

李自成命攻城闯军在城墙上凿出洞穴,装上火药,然后点燃,“轰……”城墙应声崩塌,襄城是个小城,城墙远不及开封的城墙厚,所以这种暴破法对襄城威胁很大,但是,由于守城军民拚死抵抗,闯军却无法攻入城中,李自成命闯军兵士找來许多门板,用來抵挡城上射下的乱箭,大批兵卒紧随其后,进行强攻,汪乔年则命守城军民运來一些大石搬到城上,用大石掷击门板,许多攻城士卒应声而倒,被乱箭射死、炮火击死达八千人,这使得李自成十分气恼,便愈加督攻,而汪乔年的防守也越发严密,哪个地方的城墙被轰开缺口,守城军民就涌向哪里,一边与闯军格杀,一边用土袋和砖石筑起,固守如故,

李自成看到这襄城久攻不下,就接受了牛金星的建议,网开一面,命围攻西南部的谷可成部的将士们向远处撤离,意在放汪乔年从这里逃走,而后在城外围歼,

汪乔年的部将李可从见有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