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十九章:好奇害死猫
------------
这一路走来,追忆发现峨眉山与泰山有很大的不同。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三千零九十九米,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同时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
可是,峨眉山最早以前,是我国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魏书?释老志》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这是最早的史料记载。
峨眉山这座神仙洞府,在道教中属于“洞中福地”之列。道书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峨眉山在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名“虚灵洞天”。据《说郛》引《洞天福地记》云:“三十六小洞,出本教《淹山白玉经》。第七洞峨眉山,周回三百里,名‘灵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在纯阳殿的“千人洞”,即是第七洞天的洞府遗址。又在洪椿坪寺外的山腰处,尚有一木坊,上书“洞天首步”四字,意指凡人入山至此,即开始进入第七洞天。道教中,亦称峨眉山为“皇人之山”、“西皇山人”、“第七洞天”、“灵虚洞天”。
让追忆奇怪的是,以道门强盛的实力,为什么到了明代,道教开始衰落,及至清代,黄冠绝迹,峨眉山反而成了佛门道场?是什么原因让强大的道门,把峨眉山这么一个重要的道门要塞拱手相送给佛门呢?难道佛、道两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不为外人所知晓的争斗?一定是这样,因为在唐代会昌年间曾经展开过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兴道”的运动,许多寺庙被毁,大批的和尚被杀,佛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失。而道门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接受更多的信众香火。可是一饮一啄,万物自有天定,佛门终于在明代的时候抓住机会,抢占了道门重地----峨眉山,报复了道门一把。
“那儒门呢?他会不会与佛、道两家也有矛盾呢?”
追忆使劲儿的回想了一下脑海中还幸存的历史知识:
西汉初年,汉高祖不喜儒学,而是实行道门黄老之术,使儒家的学术源流几乎断绝。而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听取了当时儒门的一位代表人物“董舒仲”的建议,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举措一举奠定儒门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佛、道两家备受打击,而儒门趁此机会广收门徒,终于桃李满天下。
“呼。”
追忆深深的呼了口气,不由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这潭水可真深啊!”
“什么水深不深的?”
一直跟在追忆身后的慕容婉儿见追忆走了半天一句话都不说,这会儿却冷不丁的突然冒出来一句“这潭水可真深啊”。不明所以之下,就连忙小跑几步来到追忆身侧,眉目流盼的问了追忆一句。
“嗯?啊,没什么。这里应该是被称为“双桥清音,水胜双绝”的“黑龙潭和白龙江”了吧?”
追忆指着不远处玲珑精巧的清音阁和龙门洞,对追赶上来的慕容婉儿说道。
“呵呵,没想到你对我们峨眉山的景观还是很了解的。咦,不对,你不是说你是第一次到峨眉山来玩儿吗?”
慕容婉儿的小脑瓜突然转过弯儿来,有些疑惑的皱起柳叶眉,追问起追忆来。
“哈哈,你皱眉的样子还挺好看。”
看着慕容婉儿眉头皱起,一副惹人怜爱的样子,追忆忙不迭的夸了他一句,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是吗?呵呵,追忆。”慕容婉儿被追忆一夸,顷刻间就忘了自己的疑问,眉头一展,笑意横生的用她那甜美的声音叫了一声追忆的名字。
“哎呦!”
追忆在心里酥麻麻的呻吟了一声,暗道:“这小妮子真是个妙不可方的尤物,比我的月儿丝毫不差。刚刚她这倾城一笑,我的脚都差一点软喽。特别是最后还甜甜的叫我的名字,那柔美的声调,把我的魂儿都给勾了去了,不过我很喜欢。”
“呵呵,跟你说话总是让人心情愉快,以前你总是这么夸女孩子,讨她们欢心吗?”
慕容婉儿话锋一转,凤目一闪一闪的盯着追忆问道。
“呃,这小妞怎么这样?高兴就高兴呗,干嘛揭我老底儿?”
追忆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说道:“哎--,婉儿,看你说的我是那种人吗?我是看你太漂亮了才出口称赞你的,绝对纯洁的很。”
“呵呵,你是有时候很纯洁,纯洁起来判若两人。”
慕容婉儿小嘴一抿,笑不露齿的将了追忆一军。
“呵呵,夸我就夸我,干嘛还判若恋两人?”追忆摆出一副脸皮厚吃个够的样子,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