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在靖国公府那次尴尬的回避,她的裙角挂在树枝上扯破了,李湛不动声色的藏了起来,她脸上刚刚褪去的红色又涨满的面颊:“你何时捡了我的帕子。”
“有一次你去李府,马受了惊,你的帕子在车上刮掉了一块……那上面的味道,就是你身上的味道。”李湛扯住涵因的袖子放在鼻尖上嗅了嗅。
涵因大羞,正欲说什么,却发现李湛的手划过她脖颈的肌肤,伸向她的衣带,她“啪”一下拍开,嗔道:“怪冷的……”
李湛却并不放弃,又把手伸了上去,嘟囔道:“一会儿就暖和了。”
过了几日,李湛让人请涵因到外书房去一趟。
涵因一身玄色底绣朱色缠枝牡丹的襦裙。梳了盘恒髻,头上几支点翠珠钗,端庄大气又不显得过分奢华。
外书房里面此时坐了几个人,见她走进来,忙低头回避,涵因却落落大方,不动声色的看了这几个人一圈,对李湛行礼:“老爷唤妾身?”如今她已经嫁为人妇。便可以见外客了,不过对一些陌生人还是需要隔着珠帘或者屏风,李湛却毫不避讳,足见他对这些人的信任。
李湛笑道:“这几位是我的心腹之人,你既已嫁入我家,自然是该识得他们。”又对下面诸人说道:“你们如同我家人,也不讲那些虚礼(名门纪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作内容)。过来见见主母吧。”
几个人过来相拜:“见过夫人。”
涵因点头示意,算是回礼。
这里面有的是唐国公府的幕僚,有的是京兆府中的胥吏,还有李湛的护卫头、心腹小厮等等。
李湛向她一一介绍,给涵因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个面貌普通、温文尔雅的中年人。他名叫贾敞,字博高,号清源居士,因出自寒门,无人举荐,屡试不第,便弃了做官的心思,后来投在李湛门下做了幕僚。
另一个则是李湛的小厮钟瑞。他也是钟姨娘的亲弟弟,涵因特特细看了他,眉目上跟他姐姐有几分相似,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眼神颇为灵活。说话利索,看着很是精明。
还有在管城那日李湛身边的侍卫。叫卫恒,涵因上次见他的时候。便从霄云那里得知知道他是个内家高手,和霄云不相上下,至于谁更强些,他们没有交手,就不知道了。
李湛见众人见过了涵因,说道:“往后我不在时,若有事,你们可知会夫人。”这等于说李湛让她参与外事,这与一般家中妇人不过问外事的家训大大不符。不过这也算平常,毕竟万一有事,涵因这位主母也是要知晓的。
李湛的后一句话才让涵因动容:“往后的帐册,都会交到夫人手中保管。以后这块有了什么问题,也要跟夫人交代。”这是李湛的私帐,都是与西北大军那边勾连走私所得的银钱账目,这是李湛极机密之事,以往都是账房汇总后由他亲自保管,如今竟然就这样委了涵因。
其中还涉及很多秘密交易,李湛打通上下关节的一应费用也都从这里头出。他没有让贺兰氏管过,只是拿出一部分,合在三房的正常进项里面。每半年叫账房对账,贺兰氏管的帐清楚分明,拿出去也让人抓不着什么把柄,这就够了。
如今完全交给了涵因,是对她的极大信任(名门纪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作内容)。
众人相互看看,面有异色,最终还是低头称是。先夫人刘氏身体时好时坏,但李湛从来都没有让她参与过外面的事,这位夫人娶来还不到一个月,李湛就把这些重要的事都交代给她了。
贾敞悄悄打量了涵因几眼,崔贤妃生了皇子的时候,他建议李湛授意李昭容,找机会把泰王养到自己身边。当时李湛觉得泰王小小年纪已经换了多个母妃,性子难免偏狭,并不乐意,但后来还是动了心。把泰王的姨母娶回家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没想到,这位夫人这么快就能得到李湛的信任。看她端然在座,面容还带着少女的稚气,眼神却有着与这张脸蛋不相符的冷静通透,仿佛在她面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般。
这时,李湛问道:“东西的来源查清楚了么?”
贾敞忙收摄了心神,严肃的答道:“是缀锦阁。”
李湛皱了眉:“那个女掌柜……”
“听说缀锦阁已经换了东家。现在的东家是毓华楼的当家。”贾敞想了想,最终还是冲着涵因问道:“属下有些疑虑,敢请夫人解惑。”
“先生不必客气,有什么想问的,就直说吧。”涵因知道贾敞要问什么。
“请问夫人,如何识得那两样东西。”贾敞说道。
她早就打好了腹稿,这话已经对李湛说过一遍了:“家兄蒙冤之时,我曾没入宫中,分在瑞和宫,这“??瓠斝”是长公主心爱的酒具,以之盛西域上供的葡萄酒,而这秋蝉桐叶玉笔洗就摆在长公主的案头,我每日收拾擦洗,如何会不识得?那笔洗的蝉须,便是我不小心磕碰弄断的,当时姑姑便要把我拉出去打板子,长公主却说‘什么不打紧的东西,不过是个死物’,便轻轻放过了。若说世上能识得这东西的,除了长公主便是我了。”涵因并不讳提这段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