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贝江之行 (8)
第二天早上。林凌与督导组地所有成员到贝江新线项目部办公室沒有多久。林凌就要抓紧时间打电话。好给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传林同志汇报一下督导组这两天在贝江县的工作情况。
林凌是在项目部书记丁远的办公室打的电话。自从林凌及其督导组地同志來了之后。项目部经理唐广庆和书记丁远就很少到办公室來上班。如果是项目部有事找他的话。那个电话嘛。也是经常三天两头地。经常不在服务区的状态。就拿那个原來沒有和项目部签过协议就给项目部干活的徐老板。找这个唐广庆就找了三天都还沒有找到。就是林凌还有督导组的人想找他们两人也是沒有办法。而那个中东发展公司负责西南片的副总经理肖志成就更绝。自从那天督导组來的那天。说过一句在六盘水出差办事之后。就再也不见有下文了。
林凌对他们三位主要领导这样的态度工作。他真的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莫非自己为了这种点点的小事情。也要向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周传林汇报不成。如果事无巨细。同时也不分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都一律向自己的大领导。那还不要把大领导给累死啊。所以他还是尽量把这些不痛不痒的小事情给消化掉。自己能够解决的话。就尽量地把他们给解决了。这样就是林凌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能够在自己这一层消化的就尽量消化掉。能够为下面职工说话的。他也是尽量地为这些职工说话。这也是他的办事风格之一。
“传林书记啊。我是小林呢。您现在说话方便吗。”林凌始终牢记一个原则。那就是和领导说话的时候。不管对方的年龄到底是多少。只要是比自己的官职大的。他都总是自称为小林。而且是从來也沒有搞错过。因为林凌总是记住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对于大领导还是小领导。他都是屡试屡次都能成功。
“哦。是小林啊。怎么样啊。你们督导组的同志在贝江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周传林还是非常关心督导组在贝江县的工作情况。所以他一开口就是把贝江的情况挂在嘴边。
林凌看电话那头的大领导也是如此关心自己在贝江新线项目部的督导和清理的工作情况。心里自是十分感动。自己的工作得到大领导的格外关注。这比得到再多的金钱都还要欢喜。这就是一些常年在茫茫仕途上飘着的人。心里最最期盼的事情。也莫过于此了。
于是。林凌就把贝江新线项目部发生一些具体问題和督导组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都详细地向传林书记做了一个汇报。同时也把贝江新线项目部两个主要领导唐广庆和丁远和中东发展公司负责西南片的副总经理肖志成。他们在项目部里面都违规挂有备用金和一些别的情况。另外呢就是挂支备用金却久未归还一事。都一五一十地向周传林作了汇报。后來当林凌说到督导组准备让。贝江新线项目部以财务的名义发一份通知。通知项目部里所有在财务挂有备用金的人员。十天之内到项目部财务來结清和核销所挂支的备用金。核销之后。如果的确是工作需要继续挂支的。可以继续办理。但是必须每三个月都要到财务这里來核销有关单据。这样把这些规定程序。形成相关的文字。并要求项目部的人员照章执行。
周传林听到这里。不禁对督导组前期进入贝江新线项目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支持。并且对那几个主要领导在项目部违规挂支备用金一事。表示出进一步的关注。要求督导组在对待清理备用金的一事当中。必须要一视同仁。严格办理。同时也对督导组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表示同意。并且还问林凌是否需要审计方面再加派人手。但林凌考虑到督导组这次抽取的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多面手之称的人员。就和周传林表示不用集团公司再加派人手了。自己现有的督导组人员就应该可以搞定。
和大领导通完电话。林凌便让项目部财务在项目部的显眼之处。都张贴上清理备用金的通知。而且还给了十天的期限。要他们限期來办理。如果这些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还不來办理的话。那么督导组就准备采取电话通知或者直接找到个人的办法。如果这样还是实在不行的话。那就要通过采取扣工资的办法來办理。反正就是要坚决把这些备用金清理出來。要不然督导组到这里來岂不是白來了嘛。。……
等把这些清理备用金的通知张贴出去了之后。督导组就开始在项目部财务办公室里。把那些从财务资料室调出來一年的财务凭证。都把它们拿了出來。并且在姚桂娟和秦益华的指导下。一张一张凭证的核查。其中就发现了一些需要技术补充相关验工计价的凭证。林凌已经通知项目部的总工程师罗洪生让相关技术人员补齐资料。细心的林凌当时还仔细观察那罗洪生的表情。好像是在办一件很为难的事情样子。本來他还想和林凌解释一下什么的。但最后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沒有说话。只是答应了一声。让技术员补做相关的技术资料。
看到罗洪生的这个摸样。林凌真是心里有点难受和郁闷的感觉。其实他也知道。这样來补这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本身就有一种造假地嫌疑。难道不是吗。本來这些资料就应该在付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