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搅乱三国>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东山谷第一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东山谷第一战(1 / 2)

“他奶奶的。讀蕶蕶尐說網便宜你了。”狠骂一声的曹洪。捡回自己散落的兵刃和牵过散跑至一旁的敌军将领坐骑。迅速打马而回。

原來曹洪一见这名敌将要逃跑时。因为距离的原因。所以曹洪第一下就是当机立断的扔出手中的钢槊。在钢槊起到暂缓了那名敌将的速度。甚至击落那名敌将下马时。已经打马急窜而至的曹洪半途中就在马背上半猫腰。拔、拿住一柄顶在一具倒地尸体上的长矛。并顺手就刺入了那名敌将的咽下。

激烈而又残酷的曹军骑兵对决袁军骑兵一战。很快就结束了。

自以为人数占优的主动迎击袁军骑兵一个三百人的中队几乎全军覆灭。不过曹洪的骑兵对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一百多号跟他征战多年的老兵战死沙场。十几个身受重伤。这些个老兵既便能够保住性命。也永远不可能再回到马背上了。有两个甚至只能去伙房当伙夫了。此时。全军只剩下六十几人还有战斗力。

曹洪纵回刚才的战场。他的手下已经在开始打扫战场。对于这一片修罗的场面。这些人都早已习以为常。曹洪更是习惯性的舔了舔兵刃上的敌人鲜血。绰剑回鞘后狞声冷然下令道:“收拢战马。准备撤了。”

这一战他带出來的骑兵损失虽然惨重。可收获也着实不小。尤其是那些遗弃在战场上的那二百几十匹战马。绝对是最优良的北方军马。

他回去后。有了这批战马。很快就能重新组建出一个更强大的骑兵队伍來。损失也就能够弥补回來了

几乎是与此同时。一支少说也有上万人之多的队伍也从曹洪身后方向突兀出现。正向着这边漫山遍野地铺成过來。

正在指挥部下的曹洪猛然回头。瞧见这支部队的旗号后。就展颜一喜。对着紧张停下手上工作的部下道:“儿郎们。我们挺近邺城的时机到了。上马。跟我走。去见丞相……”

#########

曹智已率部到达黎阳大营的消息。早在曹智率大军正式入住之前。就以传到了袁谭的大营和邺城袁尚、审配的耳中。

自知兵力和实力难以与曹智抗衡的袁谭。最终放下架子。只得向邺城求援。

接到袁谭求援信的袁尚。在审配“唇亡齿寒”的大义劝说下。本來不准备理睬袁谭死活的袁尚。最终答应了派兵援助袁谭决定。

不过很快又担心袁谭效仿上次杀逢纪夺兵权的故技重施。袁尚于是决定亲征。很快袁尚率领吕旷、吕翔、冯礼及五万军马。到达了黎阳外围。摆开阵势。与十五万曹军展开了第一场大规模会战较量。

两军二十几万人马。在黎阳一地一字排开。是何等的声势。但真正的战阵永远不会是几十万人一股脑儿。混乱绞杀在一起。那么简单的事。

曹智开始大举侵入冀州老袁家的地盘。战线和战火铺成的绝不会狭义。而同样要阻止曹智步伐的袁谭、袁尚两兄弟。也是积极应对。广撒兵马。与曹智在围绕黎阳的广泛地域里。展开了一场正面交锋。

曹袁两军陆续到达后。第一战。发生在东山谷。曹智老规矩的先把注意打到了袁军的补给线上。

此趟负责督护粮草赶往前线的是吕旷、吕翔兄弟。袁氏兄弟知道补给线重要性的同时。却不知吸取诸多败亡在曹智铁蹄下前辈的教训。对于补给线路的保密性和调派的兵力等。都未有足够的重视。

“禀将军。前军快马回报。前方是一个林深路狭、只容一车通过的山道。名为东山谷。”一名传令兵在纵马疾奔而回后。单腿跪地向此行主将吕旷说道。

“前方再过十五里已近我方营区。但越是接近我方营区。越要小心从事。谷中若有敌军埋伏。我军实不易抵挡。先遣一队兵马为前驱。以探究竟。”吕旷沉声颁令道。

那之前的传令士兵领命去了。后面坐在车上一个胖乎乎的粮草官可沒有吕旷那样的警觉性。此时的他正舒展了一下酸软的腰肢。心中泛起些兴奋之意。这一路车马劳顿。如今主力营区在望。心情也不禁放松了些。

这种心情或多或少的感染着周围的人。吕旷的同胞兄弟吕翔或许年轻些。看着随行的粮官轻松的哼起了几句山曲。他不免打趣道:“冯鲁。瞧你那高兴样。是不是又在盘算这趟能从这批粮草中克扣多少好处了。”

“哎。将军说笑了。像我们这种下官。平日里俸禄就少的可怜。接的又是这种苦差。能有多少好处……不过。无论下官有什么好处。一定不会忘了两位将军就是。”被唤作冯鲁的粮官。脸上泛着油光。信誓旦旦的向吕翔承诺道。

这可能是自古以來官场的一种潜规则。特别是负责粮草、辎重的官员。在袁绍在世。这些人就是贪墨成风。现在无论跟了那位新主公的。因为都欺他们年轻。所以更是变本加厉着。

而贪墨通常都是由那个叫冯鲁的小粮官直接操作。而作为官职、地位都比这个冯鲁高的吕旷、吕翔。就是等着冯鲁事后呈上一份好处便是。他们不会。也沒精力或是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具体的克扣粮草的运作中。这就是从古至今的官场细分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