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雍正年间的权臣们> §§第五章 李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李卫(1 / 2)

(1686-1738),江苏丰县人(徐州),康熙捐资员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李卫同鄂尔泰、田文镜均系雍正帝心腹,

雍正四年(1726),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江西考官查嗣庭以《诗经》句“维民所止”命題考试,不料清廷诬称“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二字之首乃大不敬,逐将查捕狱问罪,不久死狱中,戮其尸,株连亲属,同年,汪景琪任年羹尧随笔(秘书),随年西征,因文章讥讽朝廷,被判大逆罪,立即斩决,妻发黑龙江为奴,因上述二人均系浙江人,以文字得罪朝廷,故清廷停浙江文士乡会试,为尽早恢复乡会试,时任浙江总督兼巡抚的李卫便经常深入下层,了解文士呼声,调解各种矛盾;随时跟踪检查受株连而未定罪文士的情况,发现问題,及时训导,责令改正;表现好的文士,将其事迹一一记录归档,过了一年,当朝廷派去的观风整俗使王国栋看到这些档案材料后,深为李卫的良苦用心而感动,为浙江人感恩悔过而高兴,于是,和李卫同奏朝廷,替浙江文士说了许多好话,雍正帝一见奏折大喜,很快就下令恢复了浙江文士的乡会试,其次,他平时召集属吏开会,或命某个属员办差,均有记录,事后归档,笔笔有宗;朝廷谕旨、各部院及州府县衙门來往文书,办完即存档,一清二楚;加之其它事“皆中程,民间亦无扰”,故深受雍正帝信任,被视为心腹,

李卫其人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字又玠,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苏丰县,徐州市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禛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雍正十分看重李卫“勇敢任事”的优点,一继位就任命李卫为云南道盐驿道,次年擢升为布政使掌管朝廷重要税源的盐务,雍正三年1725年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李卫“寻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翌年,朝廷又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李卫任浙江、直隶总督十多年倒做了几件让世人称赞的好事,李卫管理盐政不仅加强了沿海各关隘的巡缉,打击不法商贩盗卖私盐等活动,同时还改革盐政税赋制度,“诸场有给丁滩者,以丁入地,计亩征收;无给丁滩者,暂令各丁如旧输纳,”此举,既稳定了盐业生产,又增加盐业税收,当时,因浙江人汪景琪着《西征随笔·历代年号论》中,影射雍正年号不吉利和礼部侍郎查嗣庭在科举考试中取“维民年止”句为试題所犯下“大不敬”之罪,“停浙江人乡会试,”李卫出任浙江总督后一面“文告严督,”一面上书朝廷“浙江士子感恩悔过,士风丕变,乃命照旧乡会试,”李卫治理海塘成绩卓着,他在海宁自翁家埠至尖山间的近百里海塘险要塘段抢筑乱石塘、柴塘近2300丈,缓和了危急形势;并且设塘兵200名及千、把总等员弁分驻沿塘常年修护,在海塘“招民垦田,於本年起科;设灶煎盐,官为收卖;渔舟入海,给牌察验;鱼盐徵税,充诸项公用,”李卫剿匪十分称职,“盗匿山泽间,诇得其踪迹,遣将吏捕治,必尽得乃止,以是所部乃无盗”,李卫对整肃吏治也着有成效,江南督臣范时绎、按察使马世庇护张如云及其党羽以符咒惑民,李卫毫不徇情上书弹劾,使“时绎夺官,世、空北皆坐谴,云如等论斩,”雍正十一年,李卫不顾忌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鄂尔泰的地位和眷宠均在自己之上,公开上书指参其弟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使鄂尔奇被革职查办,雍正十二年,他“疏发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安州民争淤地”;雍正十三年,他“疏劾总河帡藻贪劣”,所以,雍正对李卫的评价是“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

当然,李卫也是一个“维吾尔族姑娘”满头小辫子,,缺点不少,诸如恃才傲物,对上司无礼,在自己的执事牌子书写“钦用”,有时也接受礼物等,为此,雍正也曾多次告诫他“嗣后极宜谦恭持己,和平接物,川马、古董之收受,俱当检点,两面‘钦用’牌,不可以已乎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其克慎毋忽,”并且很严肃的警告他“书云习与性成,若不痛自刻责,未易改除,将來必以此受累,后悔何及”但是,这一些,都不足以影响雍正对李卫的信任,原因何在雍正在浙江总督程元章密参李卫离任后还干预浙江事务的奏子上批道:“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风耳,”可见,雍正有知人和用人之明,

乾隆元年(1736),兼管直隶河道总督,三年病死,谥敏达,李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