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7> 第31章 十月(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十月(3)(1 / 3)

10月3日。陆荣廷在平塘开临时军事会议讨论援湘问题。陈炳、程璧光、谭浩明等参加,会议声称援湘宗旨在使谭延闾复职,撤回湘省北军,再与段祺瑞谈法律问题。议决桂、粤共出援兵80营,组成五军,任谭浩明为两广护国联军总司令,陆裕光、林俊廷、韦荣昌、马济、林虎分任各军司令。旋改由韦、林(俊廷)、陆分任桂军第一、二、三军司令;马、林(虎)分任粤军第一、二军司令,另委沈鸿英为粤军第三军司令。林虎、沈鸿英因广东战事均未赴湘。同时,陆荣廷允诺将20营警卫军交陈炯明接管,程璧光统辖海军每月军饷银10万元,由粤库支领。两粤长官亦联名通电,提出迎黎元洪复职、恢复国会、罢免段祺瑞、撤退傅良佐四项主张。

孙中山通令北京政府一切命令概认为无效。通令再度强调,自国会解散后,北京政府之一切命令概认为无效。以大元帅名义下令缉拿乱国盗权祸首段祺瑞及倪嗣冲、梁启超、汤化龙、朱深。致电黎元洪及西南各省,痛斥北京政府重开临时参议院令“背叛约法”,指出此种悖逆行为与袁世凯自造参政院“如出一辙”,要求一致通电反对。6日,国会非常会议通电宣布段祺瑞罪状,称段纵容军人干涉宪法,煽动诸将称兵京畿,胁迫总统解散国会,以酿复辟之变;今复悍然下令召集参议院,修改国会组织法及选举法,毁法弄权。同时,通电西南各省一致护法讨段。7日,孙中山以军政府大元帅名义发布命令,宣布北京政府另组新国会及重开参议院之悖谬,并以段祺瑞等背叛民国,下令讨伐。并电章太炎,嘉慰唐继尧赞同军政府及北伐决心。8日,孙中山致电唐继尧请宣布就元帅职,并电章太炎,以“唐就陆(荣廷)必不辞”,“务望速为劝驾”。16日,章太炎致电孙中山,称唐继尧已于7日亲受元帅印证,并望坚持“戡定内乱,恢复国会,奉迎黄陂(黎元洪)”。

唐继尧通电北伐。派靖国第四军黄毓成部先行。10日,唐继尧通电反对临时参议院,指出北京政府召集临时参议院系“假约法参议院之名,以行袁氏约法会议之实”。13日,滇军占领四川内江。同日,周道刚致电北京政府,请速令川、滇两军各自撤回,宣称如再违抗,即“率所部各军一致进讨”。

津浦铁路浦口至下关间渡江轮船“飞虹”号与兵舰相撞沉没。

10月4日。山西发生严重水灾。入秋以来连降大雨,河流漫溢成灾,太原、榆次、祁县、文水、汾阳等九县村落被水冲决,田禾淹没。是日,冯国璋令拨银一万元赈山西水灾。

10月6日。赵恒惕等通电宣示湘南自主。湖南第一师师长赵恒惕、零陵镇守使刘建藩、陆军第二旅旅长林修梅等通电宣示湘南自主,护法靖国,推程潜为护法军湘南总司令,湘南军民两政,悉听其指挥管辖。程潜、赵恒惕联名电孙中山,声讨段祺瑞祸国,决心护法到底。7日,程潜自衡阳电孙中山、陆荣廷、陈炳等,报告已就任湘南护法军总司令。17日,孙中山任命林祖涵为湖南劳军使,20日又电程潜、赵恒惕、刘建藩、林修梅,嘉许衡永自主“开天下之先”,嘉奖其起义讨贼。27日,为与两广联军一致,护法军改名为护国军。

10月8日。武汉互助社等民间社团成立。恽代英、黄负生、梁绍文、冼震等发起互助社,林育南、李书渠、廖焕星、刘仁静等相继加入,草章规定: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制定“不谈人生过失,不失信,不恶待人,不做无益事,不浪费,不轻狂,不染恶嗜好,不骄矜”等“八条戒约”。在互助社影响和帮助下,武汉地区同时发起成立许多小团体。有林育南、魏以新等组织的新生社;刘仁静、鲁斌等组织的辅仁社;汪崇涛、林育南等组织的了我社;林育南、廖焕星等组织的了健学会;陈学渭、恽代英等组织了仁社。

福州日本烟草商人因漏税被税吏扣留,口领向交涉署抗议,要求将该商释放。

10月9日。孙中山在广州召集军事会议讨论援湘、攻闽战略。议决:(一)派员与陆荣廷及两粤督军等磋商抵御龙济光等计划;(二)以滇军第三师援湘;(三)以滇军第四师及海军即日誓师攻闽;(四)饬陈炯明、朱执信两军长加紧招募训练部队,为滇军、海军后援;(五)电陆荣廷、唐继尧火速出大军会师武汉。由于实力所限,孙中山主持的军事活动多为谋略、加封、嘉奖、劳军一类。14日,孙中山复函唐继尧,“望于川事布置稍稍就绪,即统雄师东下,共规中原,歼厥凶顽,拨乱反正”,表示“文俟此间计划略定,亦当亲率三军之士,进取闽、浙、湘、楚”。15日,孙中山委任李国定、刘泽龙为四川劳军使。24日,孙中山任刘存厚为军政府四川督军,但刘于11月11日致电北京政府,表示“绝不承受”。10月间,孙中山还致电黄复生等,任命黄为军政府四川国民军总司令,卢师谛为副司令,石青阳为川东招讨使。并通电川滇黔三省军事行动宜求统一,一致抵御北军。

冯国璋任命湖南财政厅长周肇祥暂行兼署湖南省长。13日,周肇祥通电兼署湖南省长。

湘南战事趋于激烈。10月上旬,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