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7> 第16章 六月(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六月(2)(1 / 3)

除了肖像画之外,莫迪利阿尼还善于描绘女裸体,并经常用艳丽纯净的黄色或橘红色画裸体,在以线为主的形体上,用微妙的色彩转折绘制出人体结构关系和体积感,背景往往用蓝灰色或浓重的暗红色,形成绘画色调的强烈对比,充分地表现出女性人体美。

煎饼磨坊夜总会是巴黎19世纪晚期著名的娱乐场所,成为当时画家经常描绘的一个流行题材,雷诺阿、劳特累克等法国画家都曾描绘过此类题材。长年旅居巴黎的赞多曼内奇虽然也同样以此为题,但其着眼点与表现手法较为独特,带有一定的揭露社会阴暗面、展示世纪末消沉情绪的特点。在艺术手法上,他借鉴了日本浮世绘和劳特累克所作海报的某些特点,人物形象高度简化概括,突出轮廓造型,构图忽略空间感,从而使得画面具有一定的平面感;在色彩运用上不求绝对忠实于自然,强化大面积的色块对比关系;在笔触运用上,吸取点彩派的某些长处,偏重运用细碎多变的笔触。

费德里科·赞多曼内奇(1841年~1917年)是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杰出的人物画家与风景画家,是印象主义在意大利最杰出的代表。生于威尼斯的一个艺术世家,1856年~1859年就读于威尼斯美术学院,1860年他参加志愿军前往西西里参加革命,被捕后经家人的多方活动被释放。1862年在佛罗伦萨加入了现实主义进步艺术团体马基亚伊奥典利画派,热衷于反映祖国与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形成了真诚、直观、自然的独特画风。1874年到巴黎,结识了马奈、莫奈、德加、劳特累克等印象派画家。

该画描绘了母亲为女儿梳妆的动人场景。和一般印象派画家表现生活时冷静、客观态度不同的是,画家在这里刻画了母女之间的深情。该画在色彩与笔触的运用上很具新意,整幅画面以粉绿、粉红、粉紫组成淡雅的色调,以细碎精致的笔触塑造人物形象,画中人物的描绘严谨结实而又自然生动,色调浅淡柔和而又极为细腻丰富,光感明快纯净而又柔和清新,画面的构图吸取日本艺术的特点,采用开放式、特写型的布局形式,增加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气息。

赞多曼内奇在艺术上很少追逐时尚迎合公众趣味,从不人云亦云。倔强的个性、独特的画风加上不求闻达的生活态度,使他在生前未能获得应有的荣誉,为了谋生他被迫长期为时装杂志绘制插图。

黎元洪令召张勋入京共商国是

6月1日。黎元洪令召张勋入京共商国是。称安徽督军张勋“功高望重,至诚爱国,盼即迅速来京,共商国是,必能匡济时艰,挽回大局”。2日,张勋电黎元洪,以解散国会为罢兵交换条件。

北系军事将领要求解散国会并进行军事威胁。湖北督军王占元、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分别致电黎元洪,要求解散国会。2日,安武军“北伐总司令”倪毓棻奉命率队进攻北京,自蚌埠出发开赴天津附近良王庄。3日,山东督军张怀芝派旅长徐凤宾率一支队开赴天津附近之独流镇、良王庄一带。5日,鲍贵卿致电卢永祥:昨奉命赴津,与军务处接洽,请各军暂勿前进,东海(徐世昌)愿出维持。候绍轩(张勋)北来,共商良策。7日,宁夏护军使马福祥致电黎元洪,诡称:国会一日不散,人心一日不安,要求总统明令解散,并请徐世昌与张勋同任调护。

冯国璋致电各省力主调停。黎元洪、段祺瑞关系破裂后,冯国璋地位更加突出。5月30日,湖南督军谭延闾建议冯国璋出面调解,得到热河都统姜桂题等赞同。冯国璋在南京召集军事会议,对于时局取旁观态度。31日,黎元洪通电冯国璋及各督军省长等,指斥倪嗣冲等倒行逆施,分裂割据。是日,冯国璋通电主张调停。陆荣廷同两广督军省长亦联衔电请冯国璋,解出棻难,以固共和。上海总商会以皖浙独立,商业恐慌,呈请护军使并电冯国璋等,要求迅赐消弭,以救危殆。湖北督军王占元亦电复谭延闾主张调停各方。2日,京师总商会、全国商会联合会通电各省,吁请悯商民之痛苦,和平解决时局问题。3日,冯国璋派警察厅长王桂林赴徐往晤张勋,提出改组国会等三项解决时局办法,张勋则表示,复辟是一劳永逸之解决办法。4日,姜桂题致电黎元洪、王士珍,主张解散国会,以去纠纷,宣布即日赴京调停,江西督军李纯亦入京调停时局。11日,李纯致电陆荣廷及西南各省,主由冯国璋与张勋以拥护中央为宗旨,维持大局为前提调停时局。13日,姜桂题抵达北京。

安徽阜阳驻军因近来多调蚌埠,县监狱犯人乘虚反狱,并联合土匪焚毁县署,延烧民房多间,兵警开枪追捕,打死民众多人。

北京《民国新闻》、《共和新闻》、《亚洲日报》等八种报纸自是日起停版。4日,《中华新报》亦以时局濒危,纵言无益,宣布停刊。

吴虞在《新青年》发表《女权平议》吴虞以妻子吴曾兰名义发表文章。称“由渔猎生活之平等夫妻时代,人于耕牧牛活之专制夫妻时代,则妇女失其自由,为男子之财产,为男子之奴隶矣”。以为立宪时代的女子应争取“有意识之平权”,即“法律所许国民之平等自由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