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相重申英国的战争目的
1月5日。为了医好民族团结中的裂痕,减少人们对战争目的怀疑,新上任的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认为有必要重申他的国家的战争目的。
它们当中包括这样一些被工党看做不可缺少的原则,比如,解放比利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及黑山;成立国联,以便实行裁军和阻止未来的战争等等。
他还强调指出,阿尔萨斯—洛林是在普法战争中“被人从法国人民手中夺走的”,他要“至死站在法国民主势力一边”;支持他们归还领土的要求。
他还说,“德国只有采纳真正民主的政治体制才会使人们相信它已经摒弃了要充当军事霸主的愿望”,但是他又补充说这件事要由德国人民自己来做出决定。
威尔逊提出14点方案
1月18日。今天,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发表了他的14点方案。这是他对解决战后问题提出的建议。他在匆忙召集起来的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但他的话是讲给整个世界的。
他的14点方案的内容大致如下:
1.以公开方式订立公开和约。2.无论平时或战时,有公海上航行的自由。3.撤消各种经济障碍,贸易平等。4.实行裁军。5.对于殖民地的全部要求,应坦率公正地予以调整;有关居民的利益,必须予以同等的重视。5.从俄国领土搬军,允许俄国自愿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7.从比利时撤军,对其所应享有的主权不能给予任何限制。8.解放全部法国领土,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给法国。9.按民族的分布重新调整意大利的边界。10.给予奥匈帝国各民族发展自治的充分机会。11.搬离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黑山,并给予塞尔维亚出海口。12.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仍享有主权,但属于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应享有发展自治的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向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13.建立独立的波兰使其拥有安全自由的出海口。14.成立国际组织,以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威尔逊的14点方案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所提出的建议相似。
苏联红军成立;立宪会议解散
1月28日。俄国革命家利昂·托洛茨基从流放地返回,并建立起他自己的军队。托洛茨基和列宁计划用这支红军达到他们激进的目标。
列宁已经明确表示他要用武力来赢得他在投票箱前所失去的东西。9天前,列宁提出了一项议案,要求建立一个由苏维埃,即工人委员所组成的政府,但是遭到立宪会议的否决。布尔什维克代表站在列宁一边,命令立宪会议解散。
忠于列宁的赤卫军部队阻止会议代表们进入会场,并同上街示威游行的市民发生战斗。
布尔什维克党目前仍是少数派党,但这对列宁来说无关紧要。“只有傻瓜才会认为无产阶级会立即赢得大多数的支持,”他说道,我们首先推翻资产阶级,然后再夺取政权,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托洛茨基检查红军部队〖〗在彼得格勒召开的立宪会议奥地利欲单独媾和
1月26日。有新的迹象表明,奥地利在考虑单独同俄国签署一项和平协定。一份来自彼得格勒的报道说: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奥地利谈判代表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建议,要签署一项把德国排斥在外的和平协定。
俄国的宣传机构声称,迫使奥地利签署这项协定的压力来自于奥地利无产阶级,他们希望同俄国的群众团结起来,推翻维也纳政权。俄国人对有关中欧所出现的分歧的报道一再进行大肆渲染。一封从彼得格勒发出的电文说道,“奥匈帝国到处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维也纳已经成立了工人组织和士兵组织。”
来自维也纳的报道表明:罢工中工人和社会主义者增大了对政府施加的压力,以迫使它签署和平协定。社会主义者宣布,奥地利人民被剥夺了影响目前谈判的权利,他们指控政府拒绝听取任何批评它的外交政策的意见。
纳赛尔著有《埃及的解放》
(1918~1970)加麦尔·阿卡杜勒·纳赛尔,埃及总统,1954年11月~1970年9月在任,1954年4月1962年9月和1967年6月~1970年9月兼任总理。1918年1月15日生于亚历山大城,父亲是邮政局的一名办事员。1935年曾以中学生联合会主席的身分组织和领导开罗中学生的反英示威,多次被捕,在狱中曾参加青年埃及党。1937年投考埃及军事学院,毕业后任少尉排长。1941年随英军到苏丹对德作战,1942年任军事学院教官,后进开罗陆军参谋学院进修,1945年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48年奉调赴巴勒斯坦作战,同时晋升为少校。因在法鲁加战役中作战有功,获“法鲁加之虎”荣誉称号。1950年以后任自由军官组织执委会主席,1952年7月23日领导该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埃及武装部队总司令部的行政秘书及“解放大会”秘书长等职。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后,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