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袁世凯公布国民会议议员复选日期。规定:国民会议议员复选举于********四年11月20日举行。同日,又公布国民会议议员单选互选日期暨筹备期限令,命令规定:国民会议议员单选举于********四年10月20日举行,国民会议议员互选于********四年10月30日举行。
河南将军赵倜向袁世凯劝进。赵倜与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联名密电袁世凯称:中国国体宜改用君主,位定一尊,以正名定分之严,为长治久安之计。并恳请袁世凯俯顺舆情,独奋乾断,用以植丕基于磐石,杜桀黠之觊觎。
署绥远都统潘矩楹向袁世凯劝进。潘矩楹密电袁世凯说:现在国体一日不变更,即大局一日不确定,前途危险殆不忍言。并称颂袁世凯德播寰区,威加海内,久为中外所钦仰,恳请他当此对内对外危机一发之际……顺宇内之趋势,以救国为前提,毅然决然宣布君宪政体,庶使天下人心为之一震,国家命脉得以永绵,实为亿万世国基,四百兆人民之幸福。
广西邕宁筹30余县遭受水灾。灾民流离数十万人,房屋冲塌10余万间,田禾财产荡然无存。是日袁世凯令财政部发银五万元急赈广西水灾。
9月6日袁世凯派政事堂左丞杨士琦代其发表关于变更国体宣言。杨士琦向参政院宣读《大总统致参政院宣言书》:“本大总统受国民之付托,居********大总统之地位……即有救国救民之责,始终贯彻,无可诿卸,而维持共和国体,尤为本大总统当尽之职分。近见各省国民,纷纷向代行立法院请愿改革国体,于本大总统现居之地位,似难相容。然大总统现居之地位,本为国民所公举,自应仍听之国民,且代行立法院为独立机关,向不受外界之牵掣,本大总统固不当向国民有所主张,亦不当向立法机关有所表示。惟改革国体,于行政上有甚大之关系。本大总统为行政首领,亦何敢畏避嫌疑,缄默不言。以本大总统所见,改革国体,经纬万端,极应审慎,如急遽轻举,恐多窒碍。本大总统有保持大局之责,认为不合时宜。至国民请愿,不外乎巩固国基,振兴国势,如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自必有妥善之上法。”
署湖北将军王占元向袁世凯劝进。王占元向袁世凯密呈说:我全国军心之赖以维系者,皆惟我大总统一人。然以我大总统一身系天下久远之安危,则吾民国无日不在喜惧之中,此筹安会所以亟研究者也。我大总统受四万万人民之托命,责无可辞,不能顾一己之谦德,而不为国家谋久远之基,即我军人忠事决心亦非徒为推戴之私,皆可大白于天下者,倘有怀私反对阻遏进行,是为有心破坏国家,即系国家之公敌。
全国三十六员镇守使联合向袁世凯劝进。天津商德全、上海郑汝成、汉口杜锡钧、广惠龙觐光、冀南王怀庆、蓟榆范书田、松江杨善德、江宁王廷桢、徐海张文生、通海管云臣、烟台聂宪藩、曹州方玉普、兖州施从滨、南阳吴庆桐、归德宝德全、豫北方有田、多伦萧良臣、川边刘锐恒、洮辽吴俊升、东边马龙潭、吉长裴其勋、延珲高凤城、宁阿兰徐世扬、晋南董祟仁、晋北孔庚、赣南吴鸿昌、赣西洪自成、赣北吴金彪、嘉湖吕公望、台州张载阳、皖北倪毓、襄郧黎天才、湘南汪学谦、陕南陈树藩、重庆周骏、淮扬刘洵等36员镇守使联名向袁世凯上劝进密呈。呈文说:今日世界只有强权,非励行军国主义不能立足……以军立国者,首在辨等威誓服从,军队若习于平等自由之说,在平日纪委已难整严,而临敌指挥更虞扦格,欲与列强竞争,必无幸理。中国幅员广袤,交通不便,民族复杂,即使实行开明专制,犹且难于统驭,实行共和,更是亡无日矣。总之,共和制度之渐不适于今日,恳请袁世凯能立伸睿断,改易民主国体为君主立宪,以顺群情而奠邦本。
财政总长周学熙、政事堂左丞杨士琦等主张实行总统世袭制周学熙密呈袁世凯,称:自近日筹安会发起后,中外响应,固多出于爱国之忱,而我大总统洞观时势,不以变更国体为然,此诚以尧舜公天下之心为心,古今盛德,薄海同钦。学熙之愚,欣附末光,不胜鼓舞欢腾。但是,今虽国体不更,然总统继续问题仍在,上年修正约法,虽有金匮题名之规定,然此等方法,行之一人一家则可,若天下之大器也,举之而不定,适足以召乱。因此,周学熙主张在宪法起草中对国家根本问题,明白规定,务使天下晓然于今后之定于一尊,循其途而出之,可以长治久安,则人心从此大定,而后百事可以进步,此乃万世之福。此呈文实际上与黎元洪上月20日密呈一样,也是主张实行总统世袭制。袁批了“堂密”二字,便没有了下文。同日,政事堂左丞杨士琦、右丞钱能训、外交总长陆征祥、内务总长朱启钤、司法总长章宗祥、农商总长周自齐、交通总长粱敦彦、蒙藏院总裁贡桑诺尔布、税务处督办梁士诒联名向袁世凯递交呈文,称:“当此举国皇皇,请求迫切,若不速筹解决,或恐别生事端。士琦等公同商酌,以为安人心固邦本之大计,于继承法最为重要,亟应于纂订宪法时,特别注意,俾法律昭垂著为宪典,自可上固邦本,下洽舆情,实为今日必不可缓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