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西线战场发动毒气战
4月22日。德军今天凌晨在比利时朗马克至于盆之间顺着风向向法国部队施放压缩在容器内的毒瓦斯。当时,在最前列战壕中的法国士兵看到浓烈的黄烟从德军工事上升腾而起,并缓慢地向法军阵地飘移。时值东北风向,风势使烟雾如地毯一般沿地表散开,烟柱离地面仅几公尺高。这阵烟雾在法国阵地上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许多士兵当场丧生。
德军在于盆使用毒气作战。施放毒气的一刻钟后,戴着防毒面具的德军离开掩体向前推进。毒气散尽后,德军在这段战线上发起全面进攻,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但由于德军缺乏人力物力,未能利用法军战线的缺口展开攻势。
德军在西线使用毒气
4月25日。德国统帅部已经承认3天前在法国沿线的进攻中使用了毒气炸弹和炮弹。
使用毒气弹进攻的结果是在盟军前线上打开了一条5英里长的缺口。加拿大军队从侧冀攻击德军,英军和印度军队则充填那个缺口。对协约国来说幸运的是,德军没有后备部队充填那个缺口。这种新式武器的第一次使用,一点儿没取得战术上的好处,然而德国人说会产生更实质性的效果。同时,他们正因运用了那种新式武器而受到谴责。
英军在加利波利登陆
英帝国军队保卫一个得之不易的高地4月30日。尽管土耳其守卫部队拼命顽抗,英军还是在加利波利半岛6个地点登陆。而在亚洲方面的达达尼尔海峡,法军已将土军从库姆卡莱角上的战略地点赶跑。
这两次登陆都是在盟军的海军炮火掩护下进行的。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舰上的远射程大炮,在空中飞机的指引下,将一艘土耳其运兵船在马尔多斯海面击沉。到28日夜幕降临时分,英军已经在半岛主要道路上的克里塞阿停下来,而奥地利和新西兰军队则在半岛西端挖壕待命。
英国诗人布鲁克死于希腊的斯基罗斯岛
布鲁克·鲁伯特(1887~1915)(1887~1915)英国诗人。1887年8月3日生于英格兰瓦立克郡的拉格比。1915年4月23日死于希腊的斯基罗斯岛。他的一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典型缩影。最著名的代表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的战争十四行组诗《一九一四》(1915)。
布鲁克出身名门,父亲是拉格比学校的校长。他天资聪颖,少年英俊。1901~1905年在拉格比学校读书时,就充分表露了出众的才华,屡获奖金,同时又是出色的运动员。1906年进入剑桥大学,成为费边社的主要成员。在那里结识了后来成为温斯顿·丘吉尔秘书的爱德华·马什。布鲁克从马什那里得到不少帮助。
布鲁克一生虽短,却曾游历意大利,德国、美国、加拿大和南太平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加了皇家海军,曾出征安特卫普。1915年4月23日,在向达达尼尔海峡的航行途中,被毒虫咬伤。死于希腊的斯基罗斯岛附近的一艘医舰上,年仅28岁。死后葬于岛上的一片橄榄林中。
布鲁克9岁开始写诗,十几岁就开始正式潜心于诗歌创作。他曾说:“世上有三大乐事。第一是读诗,第二是写诗,第三也是极重要的一点,是以诗为生“布鲁克早期作品受当时的颓废派诗人史文朋,王尔德、道森等影响颇深。在1905~1908年写的诗里充满了悲伤、哀愁、死亡等情感,运用了许多大写的抽象词、拟人手法、象征、含糊不清而又过于雕琢的比喻以及过时的古式文法。
布鲁克一生最有成就的作品是他在战时写的战争十四行诗。他喜欢十四行诗严格的形式,并为十四行诗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战争十四行组诗《一九一四》是他在安特卫普战场上写成的,发表后很快使他举世闻名。这组十四行诗象征着他短暂的诗人生涯的顶峰,代表着诗人自己,他的心声以及他的经历的绝妙巧合。虽然刚开始时诗人对战争的态度不乏冷漠,但他的组诗基本上是在响亮地号召人们拿起武器为自由而战。他最著名的十四行诗包括《和平》、《士兵》、《财宝》等,其中《士兵》是这样开头的:“如果我死去,想起我时只需记住:在异乡的某个角落,有一块永远是英国的地方。”布鲁克的十四行诗表达了他挚诚的爱国热忱,同时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民族情绪。
布鲁克的作品主要收集在《诗集》(1911),《一九一四和其他诗集》(1915),《鲁伯特·布鲁克诗选》(1915),《鲁伯特·布鲁克诗歌作品集》(1946)。
杰斯·威拉德从约翰逊手中夺走冠军称号
4月5日。对“白人伟大希望”的寻求在哈瓦那一个拳击场上已经结束。杰克·约翰逊,约翰逊哈瓦那拳击赛中失败第一位获得世界重量级冠军的黑人选手,在第26回合比赛中被白人选手杰斯·威拉德打倒,杰斯是个体重250镑的庞然大物。
这样,拳击史上汹涌狂暴的一章就结束了。由于约翰逊在美国有法律麻烦,故比赛设在哈瓦那举行。他因把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