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5> 第5章 二月(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二月(1)(2 / 4)

6年任英国总督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防与外交顾问。1947年1月赴伦敦签订缅甸独立协定,出任临时政府总理。7月遭暗杀。

日本小说家小岛信夫诞生

小岛信夫(1915~)日本小说家。1915年2月28日生于岐阜市。在日本当代作家中,他可说是大器晚成。虽然从年龄上看,他与野间宏一样,同生于1915年,但由于命运的阴错阳差,他的成名较野间宏却晚了整整八年。

他的文学见习期其实并不短。中学时他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并向杂志《思维方式》投过稿,被评为该刊佳作。在日本第一高等学校求学期间,他又担任过校文艺部委员,发表了《裸木》、《风筝》、《铁道事务所》等习作。1938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开始迷恋上果戈理、塞万提斯、萨克雷等西方小说家的作品,并以《幽默作家萨克雷》为题写出毕业论文。

离开大学校门后,他先在一家私立中学任英语教师;翌年应征入伍,来到中国,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此间他的文学活动显著减少而生活积累却在渐渐增多。1946年他复员回国,此时野间宏已写出成名作《阴暗的图画》,而他却仍在为谋得一份安定的职业辗转奔波。1948年,他参与创办同人杂志《同时代》,并在该刊发表了《火车上》(1948)、《燕京大学部队》(1952)等数篇小说。

不过,就总体倾向而言,他的创作缺少一种直露的撼人心魄的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他虽起步并不算迟却成名较晚。他初次为文坛瞩目是在写出《步枪》(1952)之后。这篇小说以一杆步枪为贯穿全文的主线,描写了主人公在战争时期经历的种种辛酸苦涩,读来颇有韵味。此后,他又连续写山《口吃矫正学校》(1953)、《星》(1954)、《神》(1954)等,并多次被推举为芥川奖候选作家。几经波折,他终于以1954年9月发表于《文学界》上的《美国学校》,摘取芥川奖桂冠。这部作品是他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小说刻画了一群参观美国学校的日本教师形象,展示了战后日本人的自卑心理。内中的幽默情调与悲凉意趣,是《步枪》的继续深化。

社会心理重心的迁移,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关注起《美国学校》中所描写的那群普通日本人形象来。也正是由于这种对贫弱者的表现,人们把小岛信夫列入“第三新人”之中。在获芥川奖后的时日里,他继续以不倦的精神进行发掘与探索。1955年他发表了一部晦涩难懂的小说《岛》,次年又将这种风格推向高峰,写出《爱的终结》。这两部作品被认为是他由初期的寓意、象征、讽刺走向抽象、晦涩的标志,是与岛尾敏雄、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具有同样宝贵价值的实验之作。1965年,他以现代家庭的不安定为主题写出长篇小说《拥抱家族》。内中描写一个中产阶层的家庭,虽梦想得到幸福美满,却脆弱得禁不住一点生活波澜,终于以妻子患病去世为契机而土崩瓦解。评论家认为,小说触及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力作。

近年来,他又写出长篇《分别的理由》(1968~1981)和《静温的日子》(1987),与《拥抱家族》构成三部曲。

拉姆普雷希特德国历史学家

拉姆普雷希特(1856~1915)德国历史学家。1856年2月25日出生于普鲁士耶森,1915年5月10日卒于德国莱比锡。他是新教牧师的儿子,毕业于波恩大学。1890年担任马尔堡大学教授。1891年担任莱比锡大学教授,直至逝世。拉姆普雷希特青年时就出版几部书。如1878年出版的《十一世纪法国经济生活史论文》;1882年出版的《八世纪到十三世纪的初期装饰术》。接着于1885~1886年出版研究中世纪德国经济生活的四卷本巨著《中世纪的德国经济生活》,这是他广泛进行独创性研究的成果。1891年~1909年出版另一巨著即十二卷本的《德国史》,后来在1901年至1904年又出版了三卷本的《德意志近代史》作为补充。这部书扩大了一般历史编纂法的范围,越出了专门或主要从政治上阐述过去的界限,对民族、经济、文化和外交关系均作了全面叙述。其他著作还有:1896年出版的《历史学的新旧趋向》,1905年出版的《近代历史学》,1912年出版的《历史思想概论》。1909年,他还在莱比锡成立了世界文化史学会,在他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伯林内创办《犹太历史文学杂志》

伯林内(1833~1915)

犹太历史学家。出生于普鲁士波兹南,受过系统的犹太教训练。1865年移居柏林,1873年担任新成立的犹太教神学院讲师,不久晋升为该校的犹太历史和文学教授,并兼任图书馆长。1874年,创办《犹太历史文学杂志》。他主要研究犹太的历史和文学,其中对中世纪的犹太社会史进行了深入探索。

土耳其攻击苏伊士运河的英军,虽然损失了二千人,却成功阻挡了从加利波利半岛来此增援的美军。

中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