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南汉,比往常要闷热不少,天空中虽然飘着细雨,但是也敌不过这酷热的天气。几只南汉特有的猴子正躺在树上,似乎被着闷热的天气给憋的有些难受,大口的喘着气。突然,猴子似乎听了什么声音,机警的从树干上坐了起来,几下爬到了高处,向树林的边缘眺望着。
距京师广文府还有十多里的地方,一队兵士正骑在马上缓缓的前行。这些骑士一看便知是那训练有素的精锐,一手执着马缰,一手随意的按在身侧的刀柄之上,头盔下的眼睛,就如一双锐利的鹰眼,正四处打量着什么。
而在这些骑士的中间,却是一座用木头打造的牢车正跟着骑士们缓缓前行。车子不高,所以里面的那人只能盘腿坐在里面,手脚上都被套了镣铐,行动间叮当作响。远远的打量这人,从他那宽阔的肩膀和粗壮的腰身,任谁都能感受到一股子彪悍的气息。
就在里牢车不远的地方,一名三十来岁的男子正骑在一匹通体黝黑的骏马身上,头戴一顶小冠,腰缠白玉腰带,一身文士打扮的他,行着这群军汉之中,更显了一丝的萧杀。
此人正是前些时候出京办事的王普,那日早上汉王突然下诏召王普入宫,随后汉王屏退了左右,与王普在大殿内密探了有盏茶的时间,没人知道汉王与王普说了什么。接着,王普出宫后不久,下午便带了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师。
王普的出城,惊动了广文府里的各方势力,但是这些势力在经过多方打探之后,也没具体探出王普为何出京,只知道乃是因为一桩贪腐案。但区区一桩贪腐案,能惊动王普亲自出京?没人会信。现在的广文府,正随着王普回京的消息,渐渐的沸腾起来了。
王普没理会那边树林里快马奔去的身影,不问也知道过去那人定是给京师里的主子送信的信使。王普嘴角噙着一丝的冷笑,回头看了看牢车上的那人,眼睛又眯缝了起来。
牢车上的那人名叫李睿,乃是前些日子被汉王贬斥到边关守城的一名将领,不过他的另一个身份,却是会引起人们不少的猜疑。这李睿,正是原先大王子手下的殿府三衙中的中领军,随侍在大王子府上,已经要有二十个年头了。
前次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汉王发配到了伊谷州任了一名参军,到任还没几日,便又因一个贪腐的罪名被随后赶来的王普下了大狱,虽说被关了起来,但是王普却一次也没有来审讯过他。
王普转过头,不由得又想起了那日面见汉王的情景,想想当时自己说的那些话,现在还有些后背发凉,要是有一言半语给传了出去,大殿下恐怕就要先除自己而后快了。
……
半个月前,银安殿,殿内静悄悄的,只有汉王一人高坐于御座之上。
王普小心翼翼的随着殿外候着的小太监走进了银安殿中,北军的那案子至今还没有结果,虽说所有的苗头都指向了大王子那边,但是汉王不点头,王普也不敢私下里有太多的小动作,因此,这些日子王普都在为了这个忙碌着,一直没有进宫。
而那天一大清早,宫里传召的太监就到了王普的府上,说是汉王有急事相召,王普听了太监传的口谕之后,早饭也没顾上吃,匆匆穿好衣服便带了手下人往宫里赶去了。但是到了皇宫,外头的侍卫早就给汉王报了进去,而传召的旨意却一直都没下来,等的越久,王普心里就越是有些忐忑,不知道汉王为何叫了自己来但是却不招进去问话。平日里,汉王如果召见哪个大臣,但是却一直晾在一边的话,那说明汉王心中对这大臣可谓是失望到了极点了。
日头渐渐的高了,本来就有些酷热的天气经太阳这么一照,更是有些让人难以忍受。但是立在日头下的王普却是始终保持着那个最谦卑的姿势,一动也不动。
终于,在快要到了正午的时候,宫里的一个小太监一路小跑着出来了,看见站在宫门口的王普,二话不说,上去拉了王普的衣袖就往宫里走去。一边走,才一边与王普说道:“王大人,快些走,大王急招!”
日头下站了一个上午的王普,脑袋还有些发蒙,听了这小太监的话,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完全不知道今日汉王为何会如此。于是在进殿的时候,王普比往日更加的要小心翼翼。进殿之后,赶忙谦卑的跪倒在了地上,一边儿使劲儿的磕着头,一边儿哭着说道:“奴才知错了,奴才知错了……”
本来有些走神的汉王,听到下面的动静,脸上不由的就有了些笑容,但是随后又想起了前日夜里听到的消息,脸色便又沉了下来。
王普磕了一阵头,也不见汉王喊自己,渐渐的声音便低了下去,伏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那个年迈的声音传来,大概是许久没开口的原因,威严的声音中还带了那么一丝的颤抖:“好了,王普,起来吧。”
王普没敢起来,反而以膝当步,在地上一步步爬到了汉王的身边,像以往一样,吻着汉王的御靴。
汉王低头看了看地上的王普,声音柔和了些,说道:“王普,你说,寡人是不是做大王做的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