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成立1912年11月间,工商部召开工商大会时,上海总商会代表王震,汉口商会代表宋炜臣等联合各省代表,拟于1913年成立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后因战事中止。是日,成立大会在沪召开。至4月11日闭幕,各地商会提案多涉及商会法、裁厘加税、修改海关进口税、减轻土货出口税等事宜。
陈其美在大连策动讨袁受阻元月23日,陈其美奉孙中山命,偕戴季陶及日人山田纯三郎自日本神户启程赴大连,住满铁医院。27日,陈其美接见大连各负责同志,决定从奉鲁方面着手运动,只是必须筹足饷款,才可以进行。陈其美于是函请孙中山及蒋介石等,迅予筹款接济。同时设立机关,联络同志。不料日本关东都督受袁世凯笼络,转变态度,不但拒绝与陈其美见面,还令其部属下令逐客,陈其美行动受到干涉。孙中山因情势既已如此,于2月10日密电陈其美嘱其暂缓进行。陈其美未能如愿,于是将东北事委托同志方剑飞等负责,于本月15日饮泪回日本。
云南东川县李品正为抗拒铲烟,聚众2000余人举事,与守军力战数日,部众伤亡很重,事败。
3月16日教育总长提出将高等师范改为国立教育总长呈文大总统,为统一全国高等师范,拟将高等师范改为国立。呈文谓:“高等师范学校为师范学校教员所自出,又为教育根本之根本。在前清时,由各省设立,办法不能完全,宗旨或有偏重,断无统一之可言。惟有将高等师范学校定为国立,由中央直辖,无论为校若干,悉以国家之精神为精神,以国家之主义为主义,以收统一之效。现在财政之艰,达于极点,一时辄设多校,国家断断无此财力。本部拟暂设六校,以为统一教育入手办法。”
国民党人在东北策动反袁失败奉天国民党人孙祥夫、刘芝舟、马明远等在大连、长春、公主岭等地设立机关密谋反袁。是日,大连机关遭破坏,马明远被捕遭杀害。7月中华革命党成立后,孙中山派丘丕振赴东北组织武装,策划起义。丘丕振以“东北讨袁军总司令”名义,派人到营口、铁岭、昌图、长春、辽阳、哈尔滨等地策动起义,先后均遭失败。
四川垫江县红灯教彭兴安等聚众六七百人举事攻城,为当地驻军所败。
3月18日约法会议正式召开3月14日,袁世凯公布约法会议当选议员共57名。是日上午10时,约法会议在北京象坊桥前参议院会场举行开幕典礼。实到议员仅44人,马良任会议主席。国务总理孙宝琦代表袁世凯出席并致开会词,略谓:此实全国政治刷新之机,亦即五族人民增进幸福之初步。临时约法束缚政府,使对于内政、外交及紧急事变,无发展伸缩之余地。故特设造法机关,以为根本之解决。会议形式上选举孙毓筠为约法会议议长,施愚为副议长,王式通为秘书长。实际上他们都是袁世凯圈定的。约法会议是政治会议的化身,是以袁世凯政府内定的上层人士为议员的。因此,袁世凯所交议的案件,约法会议都是一致通过。20日,袁世凯向约法会议提出“修改约法大纲七条”如下:(一)临时约法昧于主权不可分割,至流于多头政治之弊,亟应修改,以求主权之统一。(二)临时约法,大总统制定的官制官规,须交议会决议,任命国务员、外交官及缔结条约,须得议会同意,使政府用人行政无活动之余地,亟应修改。此外紧急命令及紧急财政处分,临时约法均无规定,须增加之。(三)临时约法以国务员特为一章外,更设国务院单行法,是不啻以国务员为政府,且一方又以大总统为行政首长,是以分割为两个之政府,故既定大总统为总揽机关,国务员只有赞襄总统及主管行政事务之职责,不能以国务员为政府。(四)临时约法,参议院权限失于广泛,国会因之以致漫无制限,不知约法施行期间,有立法机关。宪法施行期间,亦有立法机关。二者时代不同,机关权限亦异。约法中之立法机关,其权限应从狭小之规定,方为合宜。(五)应增设咨询机关。(六)会计应增专章,并应预设预算不成立时之救济方法。(七)临时约法规定民国宪法由国会制定,其实国会应产生于宪法,不应先有国会。则民国宪法自应另有造法机关制定。宪法究由何机关起草?何机关审议?及应否召集国民会议?及宪法如何公布?皆须增修。根据此大纲,约法会议推定由施愚、顾鳌、黎渊、程树德、邓熔等七名议员为起草员,开始制订《********约法》。
3月22日北京通俗教育会开讲演会此次讲演会讲授的题目有:破废学之讹传、自由平等之真义、贫之原因、巴黎见闻口述、国民道德、试验理化、风琴歌曲、家庭教育、改良聊斋、清洁与卫生之关系、爱国、实业、公德私德、中国工业衰落之原因、自强等内容。
3月24日英藏擅自划定麦克马洪线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札背着中国政府代表在印度德里秘密换文,擅自划分中印边界线,即所谓“麦克马洪线”。该线将西藏东南门隅、洛隅、察隅地区约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
黑龙江护军使朱庆澜以赵尔丰(辛亥革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