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6> 第46章 1916日历(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1916日历(18)(1 / 3)

(9月9日)

国会重开后,原国民党籍议员恢复活动,张继、谷钟秀、王正廷、吴景濂、彭允彝等成立以稳健派为主体的“客庐系”,林森、马君武、居正、田桐等成立“丙辰俱乐部”,为取得国会中优势,由张继等出面将两派联合,并联络原进步党人曾与国民党合作反对帝制的孙洪伊、丁世峄等的“韬园系”,在北京组织成宪法商榷会。是日,在孙洪伊倡议下,三派议员380余人在北海公园集会,正式成立宪法商榷会,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团体。该会主张以临时约法为宪法基础,但内部复杂,不久便在府院之争中,对于袒黎、袒段意见分歧,陷于瓦解。谷钟秀、张耀曾等脱离“客庐系”,于11月19日另组“政学会”;吴景濂也将“客庐系”改为“益友社”;“丙辰俱乐部”与“韬园系”政治主张接近,则合组“民友社”。

琼崖公民陈玉台等联名电拒龙济光赴琼。称龙济光祸粤四年,粤人切齿,而“近阅报载,中央许其率军五千,移驻琼岛,民等闻之,不胜惶恐。窃琼崖孤悬海外,地瘠民良,无驻大军之必要。况龙氏所部凶恶成性,所过为墟,区区岛地,何堪蹂躏”。要求黎元洪、段祺瑞明令禁止,并通电各报馆声援。

财政部、农商部与日本兴亚公司在京签订实业借款合同。财政总长陈锦涛、农商总长谷钟秀与日本兴亚公司代表水滨盛三、本田亲清代表双方签订,借款500万日元,利息六厘。并议定由兴亚公司担任于三个月内向六国银行团商议大借款,俟大借款成立,即将此款偿还兴亚公司,以中日合办湖南水口山铅矿和安徽太平山铁矿为条件;如大借款未成功,则解除合办皖湘两矿条件。嗣后,国会议员以合同未先交国会议决,有背约法,于18日开秘密会,向政府提出质问。湖南、安徽两省官民亦群起反对。12日,湖南省长谭延闾电大总统、国务总理、各部总长,以为水口山铅矿为地方开办产业,已颇著成效,既不能分权外人,也须与地方事先商议处置,要求废除定约。16日,谭再电反对与日人正式签约。21日,湖南各界激烈反对北京政府以中日合办湖南水口山铅矿为抵押条件,向日本兴亚公司借款,要求废除契约,“以固国体”,并于长沙成立“公民保矿会”。22日,英法俄德四国银行团向财政部提出质问,谓中国与日商新订借款条约,有背善后借款条约,财政部答称此项借款系实业借款,与该约不相违背。24日,旅沪湘民200余人在斜桥湖南会馆召开保矿大会,谭人风痛陈“政府违法签约丧权辱国”,议决电请北京政府取消借约,收回成命。在内外压力下,双方于25日改订借款契约,借款额不变,由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交付,并改由制钱精炼之利益偿还。同时规定在天津设立精炼制钱工厂,所产精炼铜除供中国政府使用外,其余按市价出售,所得利益由中日双方均分。12月9日,财政部以三个月期限届满,兴亚公司辅助大借款未成立,声明原约担保责任业已无效。此项借款主要移充军政经费。

9月11日。孔教会总干事陈涣章等上书参、众两院,请在宪法上“明定孔教为国教”。

宪法研究会成立

(9月12日)

国会复会后,8月22日,原进步党议员分别组成以汤化龙、刘祟佑为首的宪法讨论会和以梁启超、林长民为首的宪法研究会,以便与国民党议员组成的宪法商榷会相对抗。是日,讨论会与研究会宣布五条件合并为宪法研究会,在国会中拥有议员160余人,成为仅次于宪法商榷会的第二大团体。该会以宪法研究相标榜,主张内阁责任制,时人称之谓“研究系”。主要成员梁启超、汤化龙等都曾人段祺瑞内阁,后受到安福系的排挤而失势。1920年直皖战争后,梁启超声称不再与闻政治,从事学术研究,“研究系”逐步解体。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被认为是“研究系”的机关报。

德国驻汉口领事借口“保商”,要求汉口华景街警察权,遭当地商民激烈反对。德领事被迫于10月28日自动撤回此项要求。

许世英令各铁路局所开源节流

(9月14日)

铁路经营不善,每年收入仅5300余万元,支出则达7200余万元,同时所负内外债借款共计6.4亿余元,“借本偿息,亏折益甚,年复一年,破产立见”。原因一是糜费太多,一是营业不振,皆徇情舞弊所造成。交通总长许世英训令各铁路局所刷厉精神,切实整顿,破除情面,力遏私心。

9月15日。蔡元培在《旅欧杂志》发表《对送旧迎新二图之感想》。指出:袁氏之罪恶,非特个人之罪恶也,彼实代表吾国三种之旧社会:曰官僚,曰学究,曰方士。

9月16日。教育部向比国义品公司借款20万元,用作北京大学校舍建筑费用。

黎元洪特任曹锟为直隶督军

9月17日。江苏县议员联合会电请北京内务部,请速颁明令,恢复县议会及各级自治。又推代表赴宁面见省长齐耀琳,陈请恢复县议会及各级自治。

9月18日。教育部奉准废止并修改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