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任之,安定中原军事,由冯华甫(国璋)任之”。并嘱梁士诒电陈宦与蔡锷议和,由梁及康有为请梁启超疏通滇、桂。
陕西中华革命党人在西安密谋起事遭镇压
(3月18日)
王绍文、南南轩、社守信等18人,因密谋讨袁,事泄被捕,在西安被陆建章杀害。其时,革命党人郭泫、耿直、曹世英、高峻等人在渭北活动,联络当地会党、“刀客”和退伍军士两万余人,组织讨袁军,公推郭泫为陕西第一军司令,萧荣绶为参谋长,焦子静为第二军总司令,曹世英为参谋长,讨袁逐陆。4月1日宣布起义,连克同官(今铜川)、宜君、洛川、朝邑(现并入大荔县)、合阳、韩城、富平、蒲城、白水等10余县。
教育部通知各省酌办露天学校。
农商部设立权度处。以统筹全国权度专卖、制造、检定,并负责权度会计、权度演讲等事项,由农商部工商司司长陈介兼任处长,掌理划一全国权度事宜。
五将军密电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3月19日)
江苏将军冯国璋10日宣布“政躬渐就平复,自即日起销假视事”,开始在各省督军中积极活动。至广西宣告独立,冯国璋密电北洋各省将军,共同发表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惩办祸首通电,得到江西将军李纯、长江巡阅使张勋、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朱瑞赞同,乃以五人联名发出密电,征求各省将军意见。密电由直隶巡按使朱家宝送达袁世凯,对袁世凯和护国军方面均提出强烈要求。“其属于南方者:一、取消独立;二、退出战区;三、保护战地人民。其属于北方者:一、取消帝制;二、惩办罪魁、三、前元首自行辞职以觇全国人民之意思。”。
汤化龙、康有为等劝告袁世凯退位汤化龙电劝袁世凯,谓现已“举国成仇”,“急为退位之图,犹是自全之计”。21日,康有为函劝袁世凯早让权位为上策。
岑春煊等与日商竹内维彦签订借款合同
(3月20日)
1月4日,岑春煊抵上海,与梁启超密晤。17日,岑春煊以护国军饷械不足,难以持久,主动请求与章士钊、张耀曾等东渡日本筹款,28日抵东京。是日,以云南军政府代表名义与日商竹内维彦签订100万日元借款合同,作为护国军行政费用。规定云南军政府确立与日本“永远之平和及中日两国家之亲善关系”,在反袁成功后,“极力举中日亲善之实,并以此方针指导中国国民”,并“好意考虑”竹内将来在中国的各种事业。岑春煊保证如再向外人或外国借款,应首先与竹内商议,竹内享有优先权。
陆荣廷布置对粤用兵
(3月21日)
广西都督陆荣廷率军抵梧州,随即布置对粤用兵事宜:以第一师第二旅旅长莫荣新为前锋,进临肇庆;第二师师长谭浩明进军廉钦;秦步衢率军北出永州,与占领宝庆之黔军会攻衡州。并对广东龙济光、张鸣岐发出12小时之最后通牒。
袁世凯被迫下令撤销“承认帝位案”
(3月22日)
袁世凯先曾宣布从缓办理登极,但在议决应付方法时,朱启钤、梁士诒以威信俱失、地位难保为由,反对取消帝制,议遂中止。五将军密电发表后,21日,袁世凯召集国务卿陆征祥、各部部长及徐世昌、段棋瑞、黎元洪、倪嗣冲等30余人在怀仁堂举行紧急会议,决定撤销帝制,取消洪宪年号,由黎、徐、段三人联名电劝护国军停战议和,拟停战后任蔡锷为陆军总长,戴戡为内务总长,张謇为农商总长,汤化龙为教育总长,梁启超为司法总长,熊希龄为财政总长。并特任徐世昌为国务卿,准陆征祥辞去国务卿,专任外交总长。是日,正式发表由徐世昌副署的《撤销帝制申令》,令曰:“著将上年十二月十二日承认帝位之案,即行撤销,由政事堂将各省区推戴书一律发还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转发销毁。所有筹备事宜,立即停止。”并谓:“本大总统本有统治全国之责,亦不能坐视沦胥而不顾也。”“嗣后文武百官,务当痛除积习,黾勉图功,凡应兴应革诸大端,各尽职守,实力进行。”同时申令依民国二年其自制约法,召集代行立法院临时会,于23日起开会。自袁宣布改元至撤销帝制,凡83天。23日,袁世凯下令取消“洪宪”年号,仍以本年为********五年。参政院代行立法院举行临时会议,因人数不足而散,25日勉强过半数开会,达成三项议案:(一)咨请政府撤销国民大会公决之君主立宪案;(二)取消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名义案;(三)咨请政府恢复因帝制失其效力之民国法令案。27日,袁世凯下令恢复因帝制失效之民国法令,宣布“民国所有现行各法令仍应一律继续施行”。
山东肥城等县农民反对清查田赋举行暴动。山东省政府为筹集征滇军费,采取招商包办方法清查田赋,承包商只要先行缴纳规定数额的保证金,即可领取省财政厅发给的批文,向农民征敛,以致激起农民反抗。是日,肥城农民首先发难,齐集县公署门前表示抗议,县警备队当场开枪,打死、打伤农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