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第22章 推理要合乎逻辑(上)(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推理要合乎逻辑(上)(4)(1 / 3)

“你能确定那个人就是阿姆斯特朗吗?”

“是的,我亲眼看到的。”

“这位证人在说谎!”林肯向法官大声说,“10月18日的月亮是上弦月,当晚11时左右,月亮早已落下去了,因此不会有月亮的照射。”

“这……或许当时不是11点多,因为那一天我没有戴手表啊!”那位证人支支吾吾地说。

“那好!假设你没有记清时间,可是上弦月也应该挂在西边的夜空。而你在那棵大树的东边约200米处,你逆着月光。怎么能够看清200米外阿姆斯特朗的脸呢?你所谓看清了被告的脸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对……对不起,其实是因为有人付我钱,让我诬陷……所以……”

就这样,阿姆斯特朗终于被无罪释放。

逻辑分析 林肯先生两次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破解了证人的谎言:

其一,只有有月光的照射,证人才能够清楚看到阿姆斯特朗的脸。10月18日晚11时没有月光的照射。所以,证人无法清楚看到阿姆斯特朗的脸。

其二,只有顺着月光,才能够在200米外清楚看到阿姆斯特朗的脸。可是,证人不是顺着而是逆着月光,所以,证人不能清楚看到阿姆斯特朗的脸。

(三)“当且仅当”型推理

23.智斗“铁公鸡”

从前有个财主,为人尖刻吝啬,大家背地里叫他铁公鸡——一毛不拔。他每年招长工时总是笑眯眯地对新长工说:“在我这里干活管住,到年底还给30斤白面。不过,一年之中要达到我三个条件,一个达不到扣10斤,三个达不到,工钱就扣完。”很多人干了一年,得不到一个工钱。

有个聪明强壮的小伙子叫阿牛,他想治一治“铁公鸡”,就去他家当长工。春天刚过,又到了梅雨季节。一天刚放晴,“铁公鸡”就叫:“阿牛啊!把我房子里的地晒一晒吧!”阿牛知道这是刁难他,但阿牛没有被难住。他说:“行啊!”于是就搬来梯子,拿着抓钩上房顶扒起瓦来。“铁公鸡”急了:“让你晒屋,你怎么扒房?我要扣你的工钱!”阿牛在房顶上大笑道:“不扒掉屋顶上的瓦,又怎么晒屋里的地?你来试试!”“铁公鸡”瞪了瞪眼珠子,无话可说。

过了一段时间,“铁公鸡”指着院子里的两只坛子,对阿牛说:“你把大坛子装到小坛子里去。”阿牛一听,二话没说,把大坛子摔碎,然后把碎片装进了小坛子。“铁公鸡”心疼地说:“你怎么摔破了我的大坛子?我要扣你工钱!”阿牛嘲笑地说:“不这样装又怎么装?你来试试!“铁公鸡”又被将了一军。

转眼快到年关,马上就要发工钱。一天,“铁公鸡”指指自己肥胖的脑袋问阿牛:“你说我的脑袋有几斤?”阿牛立即跑进厨房拿出一把锋利的菜刀和一杆秤,对“铁公鸡”说:“很简单!把你这颗项上人头割下来称一称就知道了。”说着,扬扬菜刀,就要动手。“铁公鸡”吓得忙用手把自己肥胖的脑袋护住,连声求饶,并答应付给阿牛全部工钱。

逻辑分析 聪明的阿牛,智斗“铁公鸡”三招全胜。所用的逻辑方法是这样的推理:(1)当且仅当扒掉屋顶上的瓦,才能晒屋里的地;现已扒掉屋顶上的瓦;所以,能晒屋里的地。(2)当且仅当把大坛子摔成碎片,才能把大坛子装进小坛子里;现把大坛子摔成了碎片;所以,能把大坛子装进小坛子里。(3)当且仅当把你脑袋割下来称一称,才能知道你的脑袋的重量;你不让把脑袋割下来称一称;所以,我不知道你的脑袋的重量。这就使得“铁公鸡”的问话“你说我的脑袋有几斤?”成为无意义的,因为这个问话有一个虚假预设:“长工知道‘铁公鸡’脑袋的重量。”这三个推理,帮助阿牛实现了整治“铁公鸡”的目的,而且讨回了全部工钱。

六、反三段论

24.你会怎样选择?

有一天晚上,你一个人开着一辆双人座跑车行驶在郊外,突然发现不远的前方有三个人示意拦车,这三个人分别是:

A.一个身患重伤的老奶奶;

B.曾经是你救命恩人的医生:

C.你梦寐以求的梦中情人。

现在的难题是,你的车只能搭载一个人,你会怎么选择?

你可能会选择A,发扬你的爱心;也可能选B,报答他的恩惠;或成全你的梦想,会选择C。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还有更好的方法呢?把你的车交给医生,让他载老奶奶去医院,然后跟你的梦中情人漫步在月光下。

许多人想不到这种完美的结局,原因是人们生活在充满选择的世界里,早就忘记了如何去突破僵局。为什么一定要陷进别人给你设定的框框呢?当你徘徊在十字路口时,难道就一定要选择别人修好的道路吗?抛弃这个观念吧,你也可以为自己修一条更好的道路啊!

逻辑分析 (1)确实,如果你是司机,并且只能搭载一人,那么你的这个选择将是困难的。

(2)但是,倒过来想:你要这个选择变得不再困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