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第16章 判断要恰当(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判断要恰当(2)(3 / 4)

定自己在答记者时的说法。因为“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表达了一个特称肯定判断;而在“道歉”启事中说的“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则是表达一个特称否定判断。根据逻辑学对当关系的原理,特称肯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是下反对关系,它们可以同真。机智而幽默的马克.吐温,在所谓“道歉”启事中巧妙地继续表达了他对华盛顿议员们的轻蔑和不满。

理论探讨 从下反对关系一方的否定一定能够得到另一方的肯定,但反之不成立。(1)没有S是P,所以,有s不是P。例如,从“我们单位没有电脑遭遇黑客攻击”,可以推出“我们单位有电脑没有遭遇黑客攻击”。(2)没有S不是P,所以有S是P。例如,从“美国国会中没有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可推出“美国国会中有议员是狗婊子养的”。(3)没有S不是P,所以,某个S是P。例如,“没有人不吃饭”,所以,“张三是要吃饭的”。(4)并非某个S是P,所以,有S不是P。例如,“并非我是逻辑家”,所以,“有人不是逻辑学家”。(5)没有S是P,所以,某个S不是P。例如,“没有人是神仙”,所以,“李宏志不是神仙”。(6)并非某个s不是P,所以有S是P。例如,“并非马克思不是哲学家”,所以,“有人是哲学家”。

15.展钟暮鼓与夜半钟声

有一次,日本一位佛学教授到上海玉佛寺参观。在大雄宝殿上,教授就洪钟的使用规矩、方法询问玉佛寺的法师。

法师说:“寺中做隆重佛事时,七七四十九天,日日夜夜都要敲击洪钟的。”

“恐怕不对吧!”教授摇了摇头,说:“七七期间,白天敲钟,夜里是不敲钟的。佛教寺庙的规矩是‘晨钟暮鼓’,夜里敲钟,佛教经典上无此记载。”

法师听后,微微一笑,说道:“有一首唐诗叫《枫桥夜泊》,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的‘寒山寺’、‘夜半钟声’说明什么?”

教授恍然大悟,很快就立正、低头、合掌,连连向法师致敬。

逻辑分析 教授为什么要向法师致敬呢?因为唐诗中的“寒山寺”、“夜半钟声”,说明自己所持的“晨钟暮鼓”之说是不成立的。教授说的“佛教寺庙的规矩是‘晨钟暮鼓’,夜里敲钟,佛教经典上无此记载”,意思是说“一切佛教寺庙都不会夜里敲钟”这是一个全称否定判断。而法师指出,唐诗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佛教寺庙寒山寺,曾经半夜敲钟,即“寒山寺是夜里敲钟的”,这是一个单称肯定判断。这两个判断是反对关系,是不能够同真的。既然唐诗已经说明“寒山寺是夜里敲钟的”是真的,那么“一切佛教寺庙都不会夜里敲钟的”,自然就不能成立了。

16.爱因斯坦穿破衣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之前,是一个无名小卒。有一次,他在街上碰到一个熟人,那人见他衣着寒碜,便问道:“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爱因斯坦微微一笑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这里没有人认识我。”

过了几年,“相对论”问世了,爱因斯坦成了举世闻名的“大人物”。有一天,在纽约的街头,爱因斯坦又遇到这个熟人,那人见他就惊奇地问道:“你现在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怎么还是穿得这样破旧?”爱因斯坦毫不在意地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

逻辑分析 爱因斯坦第一句话表达了这样的判断:“这里所有人都不认识我”,它是全称否定判断。第二句表达了这样的判断:“这里所有人都认识我”,它是全称肯定判断。就这两个判断来说,它们是反对关系,它们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也可以都假。

理论探讨 从反对关系一方的肯定一定能够得到另一方的否定,但反之不成立。(1)所有s都是P,所以,并非所有s都不是P。例如,“所有人都会死”,所以,“并非所有人都不会死”。(2)所有s都不是P,所以,并非所有s都是P。例如,“所有午餐都不是免费的”,所以,“并非所有午餐都是免费的”。(3)所有S都是P,所以,并非某个S不是P。例如,“所有人都会死”,所以,“并非张三不会死”,等等。

17.所谓群众演员

大玮很羡慕演艺圈的明星,他一直幻想着自己也能去演戏。当机会来临时,大玮毫不犹豫地辞掉工作,奔赴在郊区拍摄的剧组,做了一个随叫随到的群众演员。

很快,大玮的机会来了。剧中,暴虐的老爷在毒打一群犯错的男仆。大玮就是其中倒霉的一个男仆,等待着鞭子的抽打。本来,大玮是咬着牙上场的,没想到最后鞭子并没落在他身上。原来,演戏里的毒打只是使了障眼法,并没动真格。这使大玮越发向往演员的生活,轻轻松松钞票就可以入囊。

演完男仆,大玮迎来了他的第一场“吻戏”。生活中,大玮是吻过女孩儿的,银幕上却绝对是第一次,这让他兴奋不已。剧情安排“广场上有一个千人接吻秀正在进行”,大玮是幸运的千分之一,和他搭档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