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古兰经百科问答> 第67章 《古兰经》中的颜色(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古兰经》中的颜色(3)(1 / 3)

答:“不信后世者,有恶例;真主有典型。他确是全能的,确是至睿的。”(蜜蜂章:60)经注学家伊本·凯西尔注释该节经文时说:“任何事物中的绝对完美都只归安拉。”

21问:单词“比喻”在哪节经文中作“情景”解释?

答:“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在他左右的人,对外道是庄严的,对教胞是慈祥的。你看他们鞠躬叩头,要求真主的恩惠和喜悦,他们的标记就在他们的脸上,那是叩头的效果。那是他们在《讨拉特》中的譬喻。他们在《引支勒》中的譬喻,是他们像一棵庄稼,发出枝条,而他助它长大,而那枝条渐渐茁壮,终于固定在苗本上,使农夫欣赏。他将他们造成那样,以便他借他们激怒外道。真主应许他们这等信道而且行善者,将蒙赦宥和重大的报酬。”(胜利章:29)

22问:单词“比喻”在哪节经文中作“示范”解释?

答:“他只是一个仆人,我赐他恩典,并以他为以色列后裔的示范。”(金饰章:

59)即证明先知尔撒身份的迹象。

23问:安拉将为主道的施舍比喻为什么?

答:“为主道而施舍财产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谷种,发出七穗,每穗结一百颗谷粒。真主加倍地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黄牛章:261)

24问:安拉在哪节经文中,将信士们的施舍喻为建在高地上的花园?

答:“施舍财产,以求真主的喜悦并确定自身信仰的人,譬如高原上的园圃,它得大雨,便加倍结实。如果不得大雨,小雨也足以滋润。真主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

(黄牛章:265)

25问:背谈是一种可耻的、不受表扬的品德,是一种受唾弃的行为,《古兰经》为背谈者设了凡是理智健全的人都觉难听的比喻?

答:“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的教胞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寝室章:12)

26问:安拉为那些隐昧其恩典、否定他的明显和暗藏的恩典者们,设了什么比喻?

答:“真主打一个比喻:一个市镇,原是安全的,安稳的,丰富的给养从各方运来,但镇上的居民辜负真主的恩惠,所以真主因他们的行为而使他们尝试极度的饥荒和恐怖。”(蜜蜂章:112)

27问:在呼德章第24节经文“有两派人,这一派譬如是又瞎又聋的人,那一派譬如是又明又聪的人,难道这两派彼此的情况是一样的吗?你们怎么不觉悟呢?”中,被安拉所比喻的是哪两伙人?

答:信士们和昧信者们。

28问:安拉把沽名钓誉的施舍者喻为什么?

答:“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责备受施的人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为无效,犹如为沽名而施舍财产,并不信真主和后世的人一样。他譬如一个光滑的石头,上面铺着一层浮土,一阵大雨过后,使它变得又硬又滑。他们不能获得他们所施舍的任何报酬。真主是不引导不信道的民众的。”(黄牛章:264)

29问:安拉把他的光喻为什么?

答:“真主是天地的光明,他的光明像一座灯台,那座灯台上有一盏明灯,那盏明灯在一个玻璃罩里,那个玻璃罩仿佛一颗灿烂的明星,用吉祥的橄榄油燃着那盏明灯;它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的,它的油,即使没有点火也几乎发光——光上加光——真主引导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真主为众人设了许多比喻,真主是全知万事的。”(光明章:35)

30问:安拉以法老妻子为例,为谁设了比喻?

答:“真主以法老的妻子,为信道的人们的模范。当时,她曾说:‘我的主啊!

求你在你那里,为我建筑一所房子在乐园里。求你拯救我脱离法老,和他的罪行。求你拯救我脱离不义的民众。’”(禁戒章:11)

31问:较之后世的幸福与永恒而言,安拉在几节经文中设喻说明现世的事务及其消失?

答:两节经文:“今世的生活,就像是从云中降下雨水,地里的禾苗,即人和牲畜所吃的东西——就因之而繁茂起来。直到田地穿上盛装,打扮得很美丽,而农夫猜想自己可以获得丰收的时候,我的命令在黑夜或白昼降临那些田地,我使五谷只留下茬儿,仿佛新近没有种过庄稼一样。我为能思维的民众这样解释许多迹象。”(优努斯章:24)“你为他们打一个比方:今世的生活,犹如我从云中降下雨水,植物得雨,就蓬勃生长,既而零落,随风飘散。真主对于万事是全能的。”(山洞章:45)

32问:哪三节经文指出了安拉为人们设置比喻的目的?

答:“我在这《古兰经》中,确已为人们设了各种譬喻,以便他们觉悟。”(队伍章:27)“假若我把这部《古兰经》降示一座山,你必定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