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项工作结束,都要根据工作安排和考核要求,认真对照起来,看一看该项工作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以此作为评判工作实绩的依据。要在公正考核的基础上,一一落实当初承诺的各项奖惩措施,使成绩出色者受到鼓励,使玩忽职守者受到惩处。
四、要把注重政绩当作一种导向
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对此,古人早就说过:“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关于用人的具体标准,《干部任用条例》已经做出明确规定,我不想重复。在此,我只想突出强调一下政绩问题。政绩是什么?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在干部工作中坚持凭政绩论英雄,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工作上。做到这一点,就要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就不能让那些投机取巧、夸夸其谈、搞形式主义的人得到好处,不能让那些不事张扬、苦干实干、在工作中取得出色成绩的人吃亏。就要对那些不愿干事、干不成事和群众反感的干部,采取坚决措施予以调整,乃至降级使用。真正坚持干部使用的政绩导向,我们就会逐步改变论资排辈、四平八稳的用人办法,打破沉闷、僵化、死板的工作局面,使干部队伍活起来,使工作气象新起来。
五、要把清正廉洁当作一种操守
领导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工作,仅靠职务权威是不够的,还要靠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包括许多内容,一个重要方面是清正廉洁,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受党培养多年,应在坚持勤政的同时,把清正廉洁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权力看透。权力是什么?首先,权力是个好东西。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我们可以施展自己的德才学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为人民群众办更多更好的事情。其次,权力是个坏东西。有些人没有权之前,他是一个好人,有了权之后,他就被权力所异化,一朝权在手,便把私利谋,结果毁于权力。再次,权力是个怪东西。怪在它既可以缩小一个人的优点,也可以放大一个人的缺点。领导干部尽了责任,做了好事,那是应该的,理所当然。但如果有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群众就会看得非常清楚,他们不只骂领导干部个人,还会骂党和政府。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把权力看透了,就会保持正常的心态,在其位而谋其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会以清正廉洁的好形象赢得组织的信任,赢得人民的钦敬,团结带领群众干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