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落后地区发展
(2002年8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看,加快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甘肃白银市地处西部落后地区,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一、西部落后地区要在大开发中大发展,必须首先打开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推动开发、加快发展的“总开关”。思想大解放,则促进大发展;反之,思想禁锢,则阻碍发展。目前,西部特别是落后地区,一些干部群众还存在种种陈旧落后观念,主要表现为: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依然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经济管理方式上,仍习惯于行政手段,不善于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干预多,服务少;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恐资症”和“歧私症”,对非公有制经济重视不够、支持不力;在对外合作上,缺乏双赢意识,见小不见大,看近不看远;在干事创业上,“官本位”意识浓重,一些人只谋求做大官而不谋求做大事,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进取精神;在使用人才上,存在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落后思想,“以人为本”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等等。这些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的存在,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大开发过程中,一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大开发孕育着新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并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大好机遇,而不能熟视无睹,坐失良机。二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随着我国加入WTO,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大发展、不快发展也同样没有出路。三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西部大开发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套用。这就需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突破陈规旧律,拓宽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四要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这是应对人世、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要首先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二、西部落后地区要在大开发中大发展,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营造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西部落后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技术支援;需要“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助外力壮大自己,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发展环境。近几年,营造环境工作已引起西部落后地区的重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地理的和传统体制的影响,西部落后地区发展环境不宽松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成为进一步扩大开发、加快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实践已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营造环境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必须要迈过的“坎”。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结合我们白银市的实际,就是要抓好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环境的营造工作,切实解决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从八个方面抓好工作,即: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开放开发的舆论环境;落实好国家、省、市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革除一切体制性障碍,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简化政府办事程序,营造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依法依纪查处侵害投资者、建设者合法权益的案件,营造公正安全的法制环境;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用人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培育勤劳、淳朴、热情、诚信的民风,营造具有白银特色的人文环境。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硬环境。西部落后地区要紧紧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建设一批重大而关键的基础设施项目,使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有明显改善。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同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污染,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着力引进一批适合西部发展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项目,引进一批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引进各类人才来西部创业发展。
三、西部落后地区要在大开发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