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像是在狂吻大地,又像是在吐诉着回头客心中的愤怒。
正如苏东坡有诗云: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敛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雨越下越大,那雨水涌落,好似天河打开闸门,把天河的洪水倾注到了梅山。
只见回头客目透精芒,威风凛凛,屹立于这狂风暴雨之中,不动也不摇。
再看浣裳池岸上的梅树,被这风雨一吹、一打,几乎都成了光秃秃的枝干,梅花落了满地,瘦削的梅枝在风雨中使劲摇摆,凄凄而切切,抖抖有泣声。
回头客哈哈大笑,双手冲天举起。反手一划,云层滚动;回手一压,雨声似鼓。一反一回之间,又逼得天空向下一低,雨水更是箭一样离弦而疾射。
三个恶魔惊讶万分。
妖魔惊道:
“怪哉,怪哉!这小子反手为云,覆手为雨,回旋转合,法术无边。到底是何方仙者,竟比我还强出一筹!”
道魔叹声言道:
“莫非此乃天定?看来,我醒来有些早了,应再睡上百年,伺机成熟,再来一展我的威力也不迟!”
佛魔摇头说道:
“道兄又在放屁,怎会是你醒来早些,明明是刚才那个女子一声狂啸,惊起我们。哪里是我们想醒的?”
妖魔沉声说道:
“先放倒这小子再说!”
忽然,三个恶魔挥拳扑向回头客。
回头客似乎闻所未闻。
三个恶魔才忽又收住拳形,却不知怎的,只是双目无神,呆呆地盯着回头客。
回头客轻蔑地一笑,仰头注视天空。
天空云朵黑沉,使劲翻滚。
三个恶魔惊然呆立。
妖魔忽然怒道:
“为何不趁此机会,离开这风雨之地,找一处隐秘之处躲躲?”
三个恶魔刚想动足,只听回头客一声断喝:
“站在原地,岂可乱动?!”
话音一落,三个恶魔已不敢动弹。
妖魔看看道、佛二魔,见道、佛二魔已目光散乱,似乎心脉已伤,便叹道:
“劫数,劫数!”
一边说,一边捏紧拳头。
妖魔拳头刚一挥起,正想伺机打向回头客,天空忽然“噼叭”一声炸雷。
妖魔一激灵,挥起的拳头已然垂下,暗自运气,丹田之中似乎隐隐作疼。
回头客依然毫不理会这三个恶魔,仿佛灵魂已然脱离肉体,去风雨之中漫游。
只听妖魔惑然言道:
“这小子定力很好,临危不惧,从容镇定。不错,的确是梅山所有徒子徒孙们所不可及的!”
道魔厉言说道:
“我看没有什么了不起,与方才那女子无甚区别,只是脸上多一层冷皮而已!”
佛魔摇头言道:
“我看很了不起,这小子一定法通天神。因而才呼风唤雨,易如反掌!了不起,了不起!”
妖魔又道:
“我们三个不是东西的东西,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吧!这一觉,虽说养足了精神,但这一醒,却精神全无!”
三个恶魔同声叹出一口气。
只听回头客又宏声说道: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这却是《道德经》中的三十九章的言语。正所谓从古到今,天地万物都有一个总原则,那就是“道”,也就是“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假若天不能保持清晰明亮,恐怕就会爆裂;如果地不能保持安宁稳定,恐怕就会塌陷;假使神不能保有灵验效果,恐怕就会灭绝;倘使山谷不能充盈有生机,恐怕就会枯竭;要是万物不能生长繁殖,恐怕就会灭绝;若是诸侯君王无法统治,恐怕就会被推翻。
言语铿锵,内气饱满。
随着回头客的呼喊,一方风雨顷刻又变成两方风雨,两方风雨又变成四方风雨,四方风雨又变成八方风雨。
此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玄学理论的演化。
风雨更猛,雷电交加。
就听得风雨之中有人隐约说道:
“师祖,这一场风雨,可有何意味?回头客到底是什么人?”
老聃呵呵一笑,言道:
“吕洞宾,这场风雨,乃及时而发,其中意味,实属天机。回头客,也是此天机中的一个顿点,先不泄露也罢!我看,应当让梅山尽快有个了结了!”
老聃说着,又是一阵发自肺腑的大笑。
吕洞宾也是一阵大笑。
吕洞宾笑道:
“我看出来了,这回头客凭着一身正气,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