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08> 第32章 国运纪事(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国运纪事(3)(2 / 4)

巡抚程德全电外务部,报告俄国要求在头道沟设立商埠,已予驳斥。

2月26日。陕西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夏声)月刊。由赵世钰主编,井勿幕、李允鼎、茹欲立等编撰,以“开通风气,剪除弊俗,灌输最新学说,发挥固有文明,以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内容设论著、时评、学艺、文艺、杂纂、附录、时事汇录等栏目,曾刊载有《夏声说》、《论陕西人对于国家之责任)、《兴办西北实业要论》等文,揭露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鼓吹反清革命。1909年9月停刊,共出九期。

归化城副都统文哲珲上书清廷,陈述垦务大臣、绥远城将军贻毂败坏边局情形,请旨派员查办。

2月28日。法公使巴思德就镇南关起义失败后中国革命党人退入越南一事照会外务部。主张由两国政府明定条规,禁止革命党人在中越边境活动。

2月29日。《预备立宪公会报》创刊。预备立宪公会自1906年于上海成立后,与全国各地立宪团体联合举行了一系列的促进清政府早开国会、实现立宪的活动。1908年2月29日,它又在上海创办了其言论机关报《预备立宪公会报》半月刊,由立宪派人孟昭常主编,秦瑞阶、汤一鹗、孟森等人编撰,以“研究理论达于实用,以供会员与非会员参考之资料”,“欲使人民知立宪之所有事,而促进进化之思”为其宗旨。内容初设撰述、辑译、纪录三大类,后改设疏解法令、汇登文牍、收辑言论、译述书报四门。大量译介日本等国议会和谘议局的章程、组织法、选举法,汇登清廷立宪法令、奏议,报道预备立宪公会及各省立宪团体的活动,重点对君主立宪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构想立宪方案,批判君权神授理论,主张实行地方分权,强化议会权力,鼓吹速开国会。同年9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后,预备立宪公会深为不满,乃在《预备立宪公会报)上刊文大力批驳。1910年1月停刊,共出46期。

本月。清廷悬巨赏缉拿孙中山。清廷议定再加20万金的赏额,通令全国缉拿孙中山。

3月

3月1日。沈家本筹提出删订现行刑律办法。因颁布新律尚需时日,删订旧律工作不能再缓,故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商酌删订现行刑律办法四则,以作为推行新律的基础。四则办法为:(一)总目宜删除。“现今官制或已改名,或经归并,与前迥异,自难仍绳旧式,兹拟将吏、户、礼、兵、刑、工诸目一律删除,以昭划一。”(二)刑名宜厘正。自光绪二十九年以来,刑名“叠届变通,渐趋宽简,质言之,即死刑、安置、工作、罚金四项而已,而定案时因律例未改,仍复详加援引,偶一疏忽,舛迕因之,似非循名核实之义。兹拟将律例内各项罪名,概从新章厘订,以免纷歧。”(三)新章宜节取。“新章本为未纂定之例文,惟自同治九年以来垂四十年,通行章程,不下百有余条,阅时既久,未必尽合于今。兹拟分别去留,其为旧例所无,如毁坏电杆、私铸银圆之类,择出纂为定例,若系申明旧例,或无关议拟罪名,或所定罪名复经加减者,无庸编辑。”(四)例文宜简易。律文“历年增辑,浸而至今,几及两千条以下,科条既失之浩繁,研索自艰于目力,虽经节次删除,尚不逮十之二三。其中与现今情势未符者,或另定新章,例文已成虚设者,或系从前专例无关引用者,或彼此互见,小有出入者,不胜枚举。凡此之类,拟请酌加删并,务归简易。”

同盟会四川广安起义失败。由熊克武组织同盟会会员为突击队进攻广安州署,佘英率会党攻巡防营,秦炳集合会党、学生增援。当夜,熊克武率队入城,突进州署,因佘英所部受阻,熊克武孤军作战,寡不敌众,脱险出城,起义失败。

安徽、河南、山东交界处杨集镇大刀会、白莲教、联合教联合起事。

邮传部奏定铁路地税章程。

3月2日。清廷命令各省督抚整顿州县积弊。

3月3日。孙宝琦奏陈外交事宜。本日,清出使德国大臣孙宝琦向外务部电陈外交事宜,分为四端:一、扩广驻使;二、各国改设头等公使;三、预储外交人才;四、厘定外交官公服。4月1日,外务部向清廷奏覆称孙宝琦所陈四端,“所拟推广驻及预储人才,均应由部酌察情形,奏明办理。至改头等公使,虽崇体制,无关事实。厘定外交官公服,亦嫌歧出,应请暂从缓议。”清廷从之。

3月4日。孙中山函谢苏门答腊岛同盟会会员。孙中山对苏门答腊岛同志热心公义、协力筹款以助革命军之用一事表示赞赏和欣慰。

3月5日。清廷以河南布政使袁大化署山东巡抚。

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吕海寰奏准在京设立津浦铁路总公所,于南段、北段设立总局,会同聘用之德、英两公司分别办理。

上海公共租界有轨电车正式通车。

3月6日。中英在北京签订《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为了修筑上海、杭州、宁波间的铁路,清政府向英国中英公司举借外债。本日,清外务部右丞胡惟德,邮传部铁路总局局长、候补五品京堂梁士诒、云南临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