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00> 第8章 3月(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3月(2)(2 / 3)

《悬在世界上的铁锤》,反映了诗人对波兰现实的不满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嗣后,克鲁奇科夫斯基转入政论和小说的写作,先后出版的政论集有《人与日常生活》(1955)、《在专制气氛中》(1938)和《我为什么是社会主义者》(1938)。

1932年,克鲁奇科夫斯基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迪安和乡下佬》。这部小说根据19世纪初叶卡·德钦斯基等人的回忆录写成,通过以德钦斯基为代表的农民与贵族恰尔特科火斯基的斗争,热情歌颂了农民的刚毅坚强,严厉抨击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奸诈自私。作者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1830年11月的反俄大起义,但他对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则估计不足。小说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第二部小说《孔雀毛》(1935),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加里西亚地区农村的贫富对立,揭露了形形色色的政客用“孔雀毛”当作美好生活的标志来欺骗农民,为自己捞取选票的丑恶行径。1937午发表的《陷井》所表现的则是波兰贫苦人民、特别是小职员在经济危机的威迫下惶惶不可终日的苦闷心情,他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深怕失去糊口的职位,有的人寄希望于彩票,结果是一枕黄粱,境况更加悲惨。

1939年,克鲁奇科夫斯基应征入伍。希特勒进攻波兰时,他参加了这年9月保卫波兰的战斗,不幸战败被俘,一直关在德国的战俘营中达五年之久。1945年,克鲁奇科夫斯基回到波兰,立即投入重建波兰和保卫和平的运动。曾任波兰文化部副部长(1945~1949),波兰作家协会主席(1949~1956)。1947年起,当选为波兰议会的历届议员。曾任国务委员会委员,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1953年获列宁和平奖金。

战后克鲁奇科夫斯基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戏剧创作上,先后写了六部剧作:有反映波兰解放初期政治斗争的《复仇》(1947),有揭露美国当局诬谄和杀害罗森堡夫妇的六场话剧《罗森堡夫妇》(1935),有表现波兰当代农村生活的《访向》(1955),有根据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总督》的情节再创作而成的反映两种对立道德观念的《总督之死》(1961)。然而最能体现作家的创作特点,使其获得世界声誉的则是三幕话剧《德国人》,(1949)和《自由的第一天》(1959)。

《德国人》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科学家梭南布鲁赫教授一家对待纳粹法西斯的不同立场、不同态度。教授的妻子、二儿子和大儿媳都是典型的法西斯信徒,教授本人一向自视为正派、清高,超然于政治之外,他既不赞成惨无人道的法西斯专制统治,又缺乏与之斗争的胆略和勇气,幻想以科学研究来为人类谋福利,殊不知他的科研成果早已被希特勒利用来屠杀人民。教授心爱的学生、共产党员彼德斯逃出集中营前来投靠教授,期望得到他的帮助,然而教授却把他拒之门外,幸亏教授的女儿、钢琴家卢斯把他臧了起来,才得以逃脱宪警的追捕,可她自己却遭到逮捕和杀害。战后梭南布鲁赫教授才醒悟过来,投入了保卫和平的运动.这部剧作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矛盾冲突尖锐复杂,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作者采用多方位、多层次的方法揭示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展示德国人对待法西斯的态度。这部剧受到波兰戏剧界的高度评价,还先后在柏林、巴黎、布拉格,莫斯科和日本的剧院演出过,并多次改编成电视剧(1961、1969、1971)。1950年克鲁奇科夫斯基也因此剧而获得波兰国家一等奖。

《自由的第一天》所描写的是一批在德国战俘营里被折磨了五年的波兰军官在获得自由后第一天的经历。这批军官刚刚走出集中营来到一座小镇上,便遭到了溃散的德国游勇的袭击。波兰军官在对待自由的问题上也态度各界。作者指出,真正的自由不是建立在任意的报复上,而应该人道地对待过去曾敌对的人民。这出剧戏情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对话富于哲理性,已成为波兰剧院经常上演的剧目,并被改编成电影。

克鲁奇科夫斯基战后还出版了评论集《会见和对比》(1950),《在自己人和外国人中间》(1956),死后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正直人的地狱的随笔》。我国曾于50年代出版过他的戏剧集。

奥地利国际象期大师斯坦尼茨去世

斯坦尼茨(1836~1900)奥地利国际象棋大师,是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并保持了八年之久。

威廉·斯坦尼茨生于捷克的布拉格。12岁开始下国际象棋,16岁时赴维也纳工学院学习,后转入职业棋手生涯。26岁时参加伦敦国际比赛获第六名。1866年夏天,伦敦国际象棋俱乐部组织了斯坦尼茨同安德尔森的比赛。斯坦尼茨以胜8盘、负6盘、平2盘战胜了1862年伦敦国际比赛冠军德国的安德尔森而获冠军。1886~1894年先后战胜了德国的楚柯托特和鲍里森,被誉为国际象棋第一位世界冠军。1894、1896年两次败在埃马努埃尔·拉斯克尔博士手下。1885~1891年他创办“国际象棋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