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法部奏准派员到边远省份组织法官考试。法部奏称:宪政编查馆拟订的《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已经朝廷批准,并开始执行。对那些距离京城较远、交通不便的省份,已奏请由法部选派通晓法律的官员前往,会同提法使组织法官考试。3月,法部制订具体实施细则,确定需派员前往组织考试的省份,以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为一路;以甘肃、新疆为一路;由法部选定五品以上在京官员出具考题;每省派两名官员前往;定于8月初组织各省法官考试。以上各项均先后得到朝廷批准。到目前为止,只有广西经朝廷批准,提前在上月13日由该省按察使会同提学使组织考试,其余各省还未组织考试。现将法部准备派往各省的官员及各部衙门推荐的通晓法律的五品以上京官名单上报清廷,请朝廷向每省派出两名官员,会同该省提法使组织法官考试。本日,清廷谕令:派张丕基、陈棣堂前往四川;派何奏篪、萧之荷前往云南;派林、朱汝珍前往贵州;派李擢英、萧丙炎前往甘肃、新疆。
7月16日。清廷拨银赈济黑龙江灾民。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向清廷奏报,今年入夏以来,黑龙江省雨水过多,江河暴涨,泛滥成灾。瑷珲地区的坤河发大水,村庄被淹,庄稼全部被毁;嫩江、龙江流域的田地,也大多被水淹没,秋收无望;塔子城地区因积雨还发生了虫灾,将未被淹没的禾苗全部吃光。为此,清廷发放银币二万,用于赈济黑龙江灾民。
7月19日。清廷准设交涉使。清廷批准外务部在各省设立交涉使,专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的奏请。
邮传部左侍郎汪大燮向清廷提交考查英国宪政的报告书。
7月20日。清廷批准载洵前往美国、日本考察海军。此次考察将先赴美国,再赴日本,考察海军事宜。8月18日,载洵、萨镇冰一行离京赴沪,将由沪启程前往美国、日本,随员有周自齐、郑汝成等。9月1日,载洵、萨镇冰等人,抵达日本大阪考察,将于4日前往美国。10月23日,考察海军大臣载洵、萨镇冰自美国返回东京。11月3日,离开日本回国。
《铁路界》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为双月刊,以杨日新为总编辑,系中国铁路会会刊。以鼓吹保存和恢复铁路主权,主张发展铁路建设为宗旨。
7月21日。江苏桃源县乡民阻止开堰放水殴伤宿迁县知县。江苏徐州府所属宿迁县洋河镇与桃源县接壤,两县乡民常为开堰放水发生械斗。本年夏季雨水较大,三埠姓蔡村董与宿迁县知县汪宝增拟开堰放水。本日,汪知县带领徐淮驻防马队20名士兵到该处,命差役、村丁开堰放水。桃源县乡民为保家园,长跪不起,请求不要开堰,汪知县不但不听,反而命令官兵抓人。后被乡民持械将被抓的人全部抢回,又将汪知县打伤并捣毁轿子。
7月24日。清廷任命筹办海军大臣贝勒载洵任参预政务大臣。
四川造纸厂厂主抗捐罢市。四川大足、铜梁等县造纸厂厂主联合罢市,反对征收纸捐。
7月25日。英方向那塘增兵,清廷制定对策。英国驻京代办莫勒照会清外务部,声明将向西藏那塘地区增派部队。照会称:在与印度邻国廓尔喀、布坦、哲孟雄等国交界处,中国驻藏军队过多,印度或各邻邦也应派驻相对应的军队。英、国政府还在照会中许诺“该英军专为保护驻藏英国官员起见,若非遇极危迫之际,该英军决不过界”。但又称:“若****回藏以后,中国政府相待情形,或有他故,致生变乱,有关系英民生命财产危险之处,则本国现派那塘之军,立即入藏保护。”28日,清外务部就此事分别向四川督抚赵尔巽、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驻藏办事大臣联豫等致电通报,并要求各大臣按以下原则与英方进行会商:(一)指明现在西藏局势完全由达赖喇嘛叛逃所造成;(二)若****回藏,我方认为无须英人派兵保护;(三)向英方声明,要使西藏免生变乱,英民命产不受损害,最好的办法是英方将****逐出印度,劝其返回中国内地加以安置,“乱机自息”。外务部指出:此次英方“添兵驻边,自为****在印恐其煽惑滋乱,致防边境治安”,如不将****遣回,万一稍生事故,责任在英方。外务部还指示,****回藏以后,应妥善安置;新****要尽早选定;入藏川兵不要轻易派驻边界,以防冲突;商埠英署卫兵不多,“望分饬兵营,妥为弹压,毋令番民与之生事。”
7月27日。上海三大钱庄倒闭,上海道借款维持市面。上海三大钱庄于本月21、22日相继倒闭,共亏欠中外公私款项数百万,引起市面大震,各国商人所开设的银行,不再相信中国钱庄,准备将所发放贷款全部收回,使得金融形势更加严峻。两江总督张人骏立刻向清廷奏报,称上海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同时歇业,引起债务纠纷,上海局势岌岌可危,并提出一些临时性解决办法。清廷立即批复,同意按所拟办法妥为办理,并责成上海道悉心筹划善后处理,慎防流弊,以维持市面,安定人心。8月4日,上海道台蔡乃煌代表各钱庄,与汇丰、麦加利、德华、道胜、正金、东方汇理、花旗、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