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0> 第13章 表演艺术(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表演艺术(2)(1 / 2)

他导演的主要影片还有:《浪儿乐园》(1946)、《大泽山恩仇记》(1947)、《杀手麦科伊》(1947)、《小宁馨》(1948)、《扫穴擒凶》(1949)、《飞骑大将军》(1950)、《两星期相爱》(1950)、《午后军号》(1952)、《狄博士的五千个指头》(1953)、《流氓警察》(1954)、《水手艳史》(1955)、《诽滂》(1956)、《相逢在拉斯维加斯》(1956)、《姑娘失踪案》(1963,英)、《卡沙高原的枪手》(1964,美、西合拍)等。

摩根·丹尼斯(1910~)

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威斯康星州普伦蒂斯。他当过广播员、剧团演员、歌剧演唱员。30年代中期曾以原名斯坦利·莫尼尔和理查德·斯坦莱参加电影演出。1939年进华纳兄弟公司后改名为丹尼斯·摩根,很快升为领衔演员和主角。代表作有:《西线铁军》(1940)、《断肠花》(1942)、《桃李飘零》(1943)、《思君》(1944)、《飞虎队》(1945)、《再相逢》(1946)、《单枪匹马》(1947)、《漂亮的宝贝》(1950)、《内布拉斯加人》(1953)、《南太平洋珍珠》(1955)等。

帕恩·赫姆斯(1910~1990)

美国舞蹈家、导演、电影演员。生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1933~1973年,他为许多好莱坞歌舞片担任舞蹈导演,有时还参加演出。1937年他为《受伤的闺女》排演的“游戏屋”舞蹈场面,获得1937年奥斯卡最佳舞蹈导演金像奖;并以《雨打鸳鸯》(1935)和《风月无边》(1936)两次获奥斯卡最佳舞蹈导演金像奖提名。

他担任舞蹈导演的影片主要还有:《锦绣天》(1933)、《春华露浓》(1935)、《风流舰队》(1936)、《飘飘欲仙》(1938)、《一夜销魂》(1941)、《美月琪花》(1941)、《妙女郎》(1942)、《花花世界》(1944)、《火树银花》(1945)、《碧云天》(1946)、《月殿嫦娥》(1948)、《吻我吧,凯蒂》(1953)、《水手艳史》(1955)、《相遇在拉斯维加斯》(1956)、《陋巷春光》(1959)、《坎坎舞》(1960)、《花鼓戏》(1961)、《埃及艳后》(1963)、《窈窕淑女》(1964)、《消失的地平线》(1973)等。

马马拉泽·列昂尼德·萨尔吉昂诺维奇(1910~)

苏联电影美工师,格鲁吉亚共和围功勋艺术家。1914年加入共产党。1941年开始在电影部门工作,先在格格吉姬电影制片厂,后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他负责美工设计的影片有:《格奥尔吉·萨阿卡捷》(1943,上下集,与米尔札施维里和果采里泽合作),《大卫·古拉米什维里》(1946,与列班尼杰和乌特金合作)、《宣誓》(1946)、《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49,上下集)、《运动员的荣誉》(1951)、《两个大洋的秘密》(1957)、《刺》(1957)、《奥塔尔的寡妇》(1958)、《山中会见》(1967)等。他曾在不少影片担任特技摄影美工设计。

阿姆贝塞尔·阿克塞尔·封(1910~)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演员、导演。生于德国汉堡。原名阿克塞尔·欧根·亚历山大·封·厄斯特赖希。初次舞台演出在汉堡,后曾在汉堡和慕尼黑的室内剧剧院以及柏林、维也纳等地剧院演出,并参加了奥地利萨尔兹堡的戏剧节演出。他还是个喜剧作家。1935年进入电影界,参加演出的影片有《国王的俘虏》(1935)、《无望的失败》(1939)、《女人并非天使》(1942)、《订婚者》(1945)、《醉生梦死》(1951)《必须有幸福》(1953)、《迷人的阿拉贝拉》(1959)、《爱情的旋转木马》(1965)等。他导演的影片有:《必须有幸福》(1953)、《天空也在笑》(1954)、《好兵帅克》(1960)、《温顺的海伦》(1965)等。此外,他还写过一些电影剧本,有些影片由他自编自导自演。

塞缪尔·巴伯(1910~1981)

当现代主义在美国音乐中正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之时,巴伯却是个伟大的个人主义者,他保守的音乐倾向使他既受到攻击又无法引人注目。但在他身后不久,他的作品就受到了重新认识和评价,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艺术音乐作曲家之一。

巴伯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的一个著名的音乐世家。他的姑母是美国著名女低音,她给早慧的侄儿上了最早的歌唱课。12岁时巴伯成为当地的常任管风琴师,在进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之前就已开始尝试创作短小的音乐作品。进入学院后,他学习了作曲、钢琴和声乐(老师是埃米利奥·迪·戈尔贡扎),指挥课是由传奇人物弗里茨·赖纳教的。18岁时,他决心要成为作曲家,23岁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就开始着手来实现他的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