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达到灵境,即是修为晋入先天之境。
达到先天之境之前的修行方法就是吸纳天地灵气入体,以魂念为引,控制灵气在体内经脉中反复游走,在这个过程中,灵气散入四肢百骸,滋养筋骨血肉以及灵魂,从而达到变强的目的。
纳入体内的天地灵气要不然被全部消耗掉,要不然就是又从体内流出,消散在天地之间。
凡境的修者无法储存体内多余的灵气。
所以达到先天之境的修者首要做的事情是开辟丹田,以便储存灵气。
丹田位于肚脐正下方一寸半处,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可能是所处位置非常关键和特殊,导致丹田拥有一种神异的属性,那就是丹田虽然如米粒般小,可是其内部却可以单独开辟出一处空间,蕴有无限可能。
端的是神异无比,也正是有了丹田的这一特殊神性,所以修行一道才能大放异彩。
这是生命的奥秘,也是造物的神奇。
易云现在要做的就是吸纳天地灵气入体,然后用魂念控制灵气按照《纳灵诀》中记载的灵气运行路线运转,在灵气运转达到最大的速度时,魂念引导这股灵气向丹田部位全力冲击,这就是开辟丹田。
灵气在经脉中游走的速度与修者的灵魂强度和所运行的功法路径有关。
《纳灵诀》是三清门历代先贤经过长时间试验得出的一套灵气在体内经脉中游走的最佳路径,共途径九十九个穴位,这七天来易云一直都在熟悉这套功法。
而现在,即将要开辟丹田,易云却决定舍弃《纳灵诀》,因为他还有一套更好的灵气运转之法。
易云的空间戒指之中,有一木盒,木盒中安放着一张色泽泛黄似纸非纸似布又非布的画卷。
“无名”两个大字位于这张画卷的最右上端,也是这部功法的名字。
无名二字之下是“第一卷,一元初始”七个小字。
《无名》功法,是凡尘老人的一位挚友在临死前所创,共有四卷,这一卷名为《一元初始》,只是第一卷,这些讯息还是当初凡尘老人透露的,其他具体详细的讯息易云就不清楚了。
至于剩余的三卷,据凡尘老人所说,需要缘分,不可强求。
《一元初始》专门讲述如何开辟丹田,在画卷的后面附有一副人体经脉穴位图,在这幅经脉图中,有一百一十八个红色的小点被依次连接起来,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灵气运行路线,这一卷应该是专门为刚刚迈入先天之境的修者准备的。
易云之所以选择以《一元初始》中记载的灵气运行经脉图作为他开辟丹田时灵气游走的路线,是因为在他看来,《纳灵诀》没有《一元初始》效果好,就是光看灵气游走需要经过的经脉穴位数目,也是《一元初始》更复杂一些。
灵气在经脉中运行的路线都是前辈先贤冒着生命的危险历经千百次的试验才总结出来的,因为稍有不慎,灵气运行路线不正确,就会出现走火入魔经脉尽断的悲惨下场。
修为越高,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和降低危险的本事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厉害功法必须要修为极其高深之辈才能创造的原因。
《纳灵诀》是三清门无数先贤高人总结出来的,而《无名》功法则是凡尘老人的挚友临死之前创造出来的,从这一点看来貌似《纳灵诀》更厉害高明一些,可是经过亲身实践,易云却发现《无名》功法中记载的这《一元初始》更为高深厉害。
何谓无名?
人之窍,藏天地;人之身,无极限!
无法名述,是为无名!
何谓一元初始?
丹田为人之一元,人为天地之一元。
丹田,乃人体之中心,蕴含无穷奥秘,辟丹之后,方可真正开始修行,遨游天地间,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故名一元初始,取元始之意!
在运转功法之前,易云又将《一元初始》中对这部功法的一些描述仔细回忆了一遍,在确定好各个方面都准备好之后,缓缓释放出魂念,勾动天地间的灵气。
顿时,以易云为中心,一个无形的空间漩涡凭空诞生,一丝丝天地灵气被易云吸纳进体内。
感觉吸纳的灵气足够多了之后,易云按照《一元初始》中记载的运行路线,以魂念为帅,引领这股天地灵气游走在体内奇经八脉之中。
在灵气游走完成一个周天之后,易云感觉到灵气运行的速度突然变快了一些,运行了五个周天之后在运行第六个周天的时候,易云明显的感觉到灵气运转的速度比起刚开始快了整整一倍,不过还好,易云魂念足够强大,这股灵气还在他的控制之中。
灵气每运转一个周天,运行的速度就会增快一分,这也恰是这套功法的特殊和珍贵之处。
一般的灵气运转之法,灵气运行的速度都是依靠修者的魂念控制的,魂念越强大,灵气运转的越快,丹田空间开辟的越大,对日后的修行越有好处,可这套功法不同,只要自行走完一个周天,灵气运行的速度会自动增加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