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领导培养下属的100条铁律> 第6章 完善制度,强化培养人才机制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完善制度,强化培养人才机制 (2)(1 / 3)

规范晋升途径。当新下属开始工作之前,领导者要让他知道他所在的岗位会朝哪个方面晋升。这个晋升不是指个人的晋升,而是指这个岗位未来的晋升方向。

建立晋升的阶梯。所谓晋升阶梯,是指明晋升路径上有多少岗位,分布如何,让下属看到自己的方向,并且有明确的目标。规范了类别途径,建立了晋升的阶梯,就为下属打开了进步的通道,目标明确后,剩下来的也就是努力了。同样,通过绩效考核、能力考核和不断的晋升,下属就可以被激活,他们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绩,提升自己的能力,组织也因此而得到持续的发展的机会。

制定晋升标准。晋升需要达到以下三个标准: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具体包括:学历、专业、专业年限、同等职务年限等;岗位的能力要求,即适应这一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绩效要求,即晋升这一岗位所需达到的绩效标准。

在实施晋升激励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点:

晋升不应该仅仅是正向流动的,也应该有负向的流动。简单点说,就是不光要有晋升,还要有向下降级,给下属一定的压力,刺激其进步。

合理使用人的能力,避免人才浪费。很多人在技术岗位可能做得非常出色,可是晋升之后,却不一定适应新的岗位,特别是这个岗位具有管理职能时,这种情况就更加普遍。

实践出人才,这是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管理者应该多给下属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其自由发展。部属有了一定的权力,就可以凭着自己的意志在适当的范围内去干自己想干的事,用法律术语说即是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下属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又会不断地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实际也是一个循环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方法是极有效率的。

让下属学会自己承担责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承担责任就是本人对工作结果要负责任,如果不出成果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使之感到责任重大,不能马马虎虎地对付。自己的一言一行自然会反过来约束自己,因而会产生一种紧张感。

学习机会越多,越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没有学习机会,能力就不能得到开发。应让下属从不同的角度负责各种工作,以促进本人能力开发。培养人才的关键应尽量在年轻时就委以重任,这样对本人、对组织都有很大好处。

总之,如果领导者想重点培养一个人,那么就可以特意的授之以权,多给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其多承担一些责任,从中就可以锻炼他的魄力和毅力,领导者通过这样的环境既可以识别人才又可以造就人才。

4.规划蓝图——齐心协力统一方向

盖房子的时候,建筑师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地表现在蓝图上,再依照蓝图完成建筑。如果没有建筑师的具体规划就无法完成。同样的道理,每个组织也必须要有行动的蓝图,也就是精密的具体理想或目标。

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三分天下”,就是指导刘备集团实现目标的总蓝图。汉高祖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西避汉中,积蓄力量,以待反击,就是刘邦集团这一时期的总目标。明太祖朱元璋接受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朱元璋集团的行动战略。这些都是成功的战略规划。这些战略目标就是一个集团在一定时期内的“蓝图”了。

总体蓝图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景象、价值观、使命、目标,它具有一定的气魄和诱人性,给人以希望和激情。组织成员所具有的目标、理想与价值观,是构成总体蓝图的基础。

规划蓝图对于组织的发展极为重要。首先,它为组织成员提供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实现目标的明确路线。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能导致组织内部相互冲突的目标和相互矛盾的行动。其次,总体目标使得组织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在正确战略的指导下,组织内部遵循共同的原则行动,将形成“1+1>2”的合力效应。目标明确,所有的困难都不构成障碍;目标不明确,所有的困难都将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原本是自己的优势也会变成劣势。

为下属提供足够合适的发展空间,管理者可以树立长远的前景目标,摆脱短期化目标行为,是赢得人才对集团产生信心的关键一步。优秀的管理者对所属组织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使之走向理性化。对于下属来说,他们需要看到的是规范的现代管理模式,面对一个有充分发展活力、有充分归属感的集体,下属会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平台,看到自己光明的未来。

不断地向下属展示公司发展的宏伟蓝图,让员工对企业前途充满信心,是松下先生的重要“攻心”谋略。

在1932年,松下幸之助向企业员工描绘了一个在250年内达成使命的愿景:把250年分成10个时间段,第一个时段的25年,再分成3期,第一期的10年是致力于建设的时代;第二期的10年继续建设,并努力活动,称“活动时代”;第三期的5年,一边继续活动,一边以这些建设的设施和活动的成果贡献于社会,称“贡献时代”。第一时间段以后的25年,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