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早饭,刘冰依旧收拾碗筷,铁牛和小德子不用吩咐就去到了外面收着。刘民和许风两人在院子里面聊天。
“怎么样?那些奏章你都看了吗?能记住吗?“刘民还是有点担心的问道,第一是担心许风没有看到那些奏章,二来是不知道看见了能不能记得住。虽然知道许风有神仙果的帮助,但是要记住那么多的东西还是有些困难的。
许风微笑着,自信的说道:“嗯,没问题的,你就听好吧。”
许风定了定神,清了一下嗓子,就开始背道:“微臣曾国藩有事启奏,长毛匪患肆虐,匪首李秀成部意欲进攻上海,臣恳请太后皇上恩准臣弟曾国荃率兵六万,配合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里应外合,夹击匪首李秀成部。同治元年六月初十”
一章背完,许风没有停歇,继续背道:“微臣曾国藩有事启奏:臣弟曾国荃率部六万余人已于十三日抵达上海,也已经与华尔洋枪队的代表达成战略战术上的统一,不日即可向匪首李秀成部发起进攻。同治元年六月十四。”
“微臣曾国藩有事启奏:.。。”
许风一口气把曾国藩十余年的奏章一千多次从头到尾的背了一遍。用了整整两个多时辰,期间几乎没有停歇,只是喝了几口水。
许风背的时候,刘民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时而点点头,时而拿手中的纸笔记着些什么。
吃完了午饭,许风接着把左宗棠的奏章背了一遍,这中间刘冰来送了两次水,许风见她出来,想了想刘民不愿意让他女儿卷入其中的嘱托,就停下来了没有背。刘冰也知道大概是有什么不想让自己知道,所以添完了水就快步的回到里屋去做针线了。
背的多了,语速就明显的快了起来,左宗棠的奏折许风只花了一个半时辰就背完了,刘民还是那副样子,不说话,只是听着,偶尔拿笔记上几笔。
许风见刘民不说话,整了整思绪,继续背着。
“微臣李鸿章有事启奏,..。同治元年八月十九。”
“微臣李鸿章有事启奏.。。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二”
许风就这么一条一条的往下背诵着,刘民手上的毛笔渐渐的把他面前的那张白纸画满。
突然,刘民开口说道:“等等,把你刚才背的那条再背一遍。”
“微臣李鸿章有事启奏,时值癸亥新年将至,微臣为太后准备了一场烟火表演,表演时间是腊月二十四的晚上,小年夜。届时恭请太后皇上格格们移步观赏。”
刘民听完,冷哼了一声,就没有再说什么,让许风接着背诵。
又过了一个时辰左右,许风终于背完了最后一页奏章,他长吁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看样子是累坏了。
刘民递上了一杯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少爷,累坏了吧,不过神仙果的效果还真的是神奇啊,这么多的奏章你居然真的全部背下来了。”
许风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就不要再让我说话了,你看看。”边说着边张开了嘴,刘民仔细一看,只见嘴巴里面打了两个大血泡,其中一个可能都破了,满嘴都是血。
刘民这才明白许风说不要让他再说话了,心中不由的有了些赞许。
刘民摊开了他写写画画的那张纸,放在许风的面前,说道:“少爷,你看,曾国藩十余年间上奏总共一千四百八十五次,内容涉及剿匪,军饷,民生,赈灾..林林总总二十八项,所奏之事全是公事,而且立场多是公正,没有偏颇。所奏事情中没有一件是为己的,相反其中同治三年二月初四的上奏中还自责攻陷天京时,指挥失当,让匪首石达开趁乱逃脱。向太后皇上请罪。”
“我们再来看看左宗棠的奏章,他曾在曾国藩的手下做过幕僚,后又得曾国藩举荐,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今天的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可以说都是拜曾国藩所赐。所以他的一千四百四十二次的奏章中,有四百多次是附议曾国藩的奏章,全力支持曾国藩的各项提议措施。左宗棠的奏章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他敢直言不讳,用词尖锐,可见这个人是个忠贞耿直的人。”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李鸿章李中堂的奏章,他十余年间也上奏了一千四百二十八次,但是有七十八次是向太后皇上邀功请赏的,一百一十七次为犯错的下属求情的,还有一百多次是讨好太后的。话说这位也曾经在曾国藩手下呆过,可是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曾国藩的气概呢,他就是个政客,投机取巧,世故圆滑。”
“知道这三个人的为人,我们就有办法了,既然曾国藩是个大忠臣,那么对于忠臣来说,他也不希望太后干政,只是你一直的表现还不如太后,所以,你只要让他看见你治理好国家的愿望和信心,他自然就会支持你。可是矛盾恰恰就在这里,你为了不惊动太后,又必须得装的吊儿郎当,纨绔昏庸的样子。如何让曾国藩透过你的样子看见希望,这才是真正考验你的地方。”
“左宗棠一向是唯曾国藩的马首是瞻,所以,只要是曾国藩支持你,那么你放心,他左宗棠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附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