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回家了,一直等待着哲学家的回话。随后,哲学家开始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虽然他也同样喜欢这个女孩,可是出于职业习惯,他开始分析各种婚后的生活。他把结婚后的种种利弊罗列出来。这个女人很漂亮,可是如果走在大街上肯定会招来很多男人的目光,这样我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我的女人怎么可以让别的男人观看呢?她很贤惠,她会帮我收拾好家务,照顾好我的起居,可是如果这样她就不会有太多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所以这样就不会是一个事业家庭兼顾的女人……在所有的分析结束后,他发现好坏均等,他犹豫了,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最终,他选择了放弃。他说:“我需要的爱情应该是完美的,没有任何瑕疵。如果婚后总是有吵闹纷争和一些家庭琐事,还不如一个人终老一生。”就这样,哲学家错过了一个又一个追求者,最后不得不独自度过了孤独的一生。
还有一个女人,同样对爱情抱有完美的幻想,她一生嫁了六次,却最终以自杀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在嫁第一个丈夫的时候,婚后不到半年,因实在无法忍受丈夫的酗酒,婚姻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她在众多追求者中仔细筛选了一位自以为完美的丈夫,可是结婚的时间也不过两年,只因为丈夫有些懒惰,不爱收拾家务,她无法忍受丈夫的邋遢。
随后,她又嫁给了一个手脚勤快的男人,那个男人也是离过婚的,所以很会照顾人,且很疼她,可美中不足的是男人身边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由于男孩的调皮,总是让她难以忍受。尽管男人总是因此事感到愧疚,可是也没有留住她的心,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接下来,她又嫁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结果都是以离婚结束。在一次次的婚姻失败中,她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看着自己年老色衰的面孔,她的心冷到了极点。她一直在反问:为什么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男人?最终,她因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了任何希望而选择了自杀。就这样,一条生命在对婚姻的挑剔中毁灭了。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在第一次的婚姻中她靠自己的良言去劝阻丈夫的酗酒行为,也许这段婚姻就可以持续;在第二次时,如果不是她对丈夫过于挑剔,也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离婚;而第三次婚姻,如果她有一种伟大的包容精神,怎么会容不下一个几岁的孩子?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也都是因为一些琐事而放弃。试想,我们哪个人是完美的,谁没有一点缺点和瑕疵。如果我们把对自己的宽容施加在别人身上,那么得到的不就是“完美”的婚姻吗?
什么是完美?当我们买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你能说自己的选择是完美的吗?也许现在是,可是两年之后,你会发现它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光彩,并且已经过时。其实这就像咱们的婚姻,当我们新接触一段感情,总觉得那是百分之百的幸福,可是时间一久,你就会发现它的暗淡一面,并由此开始厌倦。可是婚姻和衣服终究不同,有着实质的差别:衣服不想穿的时候,就可以扔掉,然后买新的;而感情在没有了光彩的时候,我们要重新滋润,直至出现新的光芒。
所以,世间根本没有我们所要的完美,任何事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所谓的“完美”婚姻,只不过是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忍让、互相照顾、互敬互爱的结果。
有时,放手的婚姻更幸福
我一定会努力挣钱的,让你过上好日子,我要让你做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女人在23岁那年嫁给了男人,那时他们一贫如洗,没房没车,就连婚礼办得都很寒酸。结婚当天,男人信誓旦旦地对女人说:“我一定会努力挣钱的,让你过上好日子,我要让你做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当时女人感动至极,她想:只要有他这句话,我嫁给他再穷也值了。
婚后,男人真的不失所望,开始努力工作;并且也的确对女人很好,每到发工资的时候都会给女人买上一件小礼物,还说这是对老婆这个月照顾他的犒劳。女人每次都说着下次不要再买了,还要攒钱买房呢,可是男人却说这个小礼物能买下房子的一块砖么,所以一如既往地买。
三年之后,男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升为一名业务经理。那天女人特地为他买了一瓶好酒,庆祝他事业的进步。可是,从那以后,男人的应酬也多了起来。以前他只是一名业务员,从来没有应酬。即使作为业务主管期间,他也只是偶尔去应酬一下,一个月也不过有两三次。可是,在升为经理之后,一切的应酬都需要他出面,所以一周几乎很少有正常回家的时候。并且一出去就是待到好晚,一回家经常是半夜时分,还带着一身的酒气。
又过了一年,他们如愿地买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那辆车子是给女人的,男人说他经常不在家,不放心女人每天一个人回家。于是,以后女人就由乘坐公交变成了开私家车。
男人的事业发达了,女人本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她却觉得丈夫离自己越来越远。女人都不记得上一次和丈夫一起吃晚饭是什么时候了,也不记得上一次男人和他聊天是什么时候了。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女人的心里一直在默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