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她的生活一直伴着贫困、苦难、动荡、恐惧,可是她毫无怨言。虽然她大字不识,可是知道“出嫁从夫”的道理,一个女人出嫁后就要一心一意地支持自己的丈夫,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坦途。
虽然她也想有安静的生活、婚姻的幸福,可是在那个社会动荡、国家危机的年代,谈幸福又何等奢侈。
不久之后,丈夫接到了调往重庆工作的命令,她的心里更加慌乱。因为那是抗日战争的后期,重庆的每条大街小巷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整个城市都人心惶惶。后来,他调任市委重要领导职位,于是写信要求她带着儿子同去重庆与他会合。可不巧的是,当时儿子正在出麻疹,无法出门,于是这事就耽搁了下来。后来,她竟然失去了他的任何消息,写信也不再有回音,整个人失踪了。她在家焦急万分,每天想着各种不测的结果。
六年之后,在外的弟弟给她带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他还活着,并且安然无恙。可是她还没有为此而开始高兴,又一个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丈夫和别的女人结婚了,那个女人同样是地下工作者,并且他们已经有了儿子。这一消息对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六年的担心,六年的牵挂,六年的思念,在那一刻全被击得粉碎。可是心痛还不止于此,弟弟还说,姐夫如今接到了新的命令,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想让姐姐去重庆帮他抚养儿子。这样,岂不是对她太过残酷,她不但要忍受着被别人夺走丈夫的痛苦,还要帮丈夫和另一个女人带他们的孩子,这对她是多么不公平,所以她决定不去。那一段时间,泪水时时充斥着眼眶,可是又有谁能体会她内心的酸楚。
事后,丈夫无数次地写信向她解释:当初,听从组织的安排,不得已和家里断绝了所有联系。后来又应组织的要求,和一位女青年做假夫妻来掩人耳目。那段时间,他们朝夕相处,在别人面前亲密无间,久而久之,便生出了感情,后来,就假戏真做,结成了夫妻。
可是无论他解释的理由如何充分,都无法磨平她心中的那道伤痕。后来,她终于想清楚了:那是革命的需要,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她在心里原谅了丈夫。
她带着儿子来到了重庆,一路上,她一直嘱咐自己的儿子:妈妈要带他去看一位小弟弟,等见了弟弟一定要礼貌,懂得谦让,好好疼他。儿子用懵懂的眼神看着她,使劲地点头,其实那时年幼的儿子还不了解母亲和那位小弟弟的真正关系,只是明白要听母亲的话。
她见到了自己的“新儿子”,却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和那个令人痛恨的女人,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新的任务离开了重庆。那时,是革命成功的前夕,也是最为黑暗的时期,想知道他的行踪更是难上加难。
终于,重庆迎来了新的曙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以成功结束。可是这一次又是在高兴之余给她带来一个更为不幸的消息:丈夫和他的新妻子双双遇难了。那一刻,她感觉天旋地转,她的世界像霎时毁灭了一般,这样的打击让她无法接受。
在得知那个女人牺牲的线索之后,她带着儿子们来到这里,看到那个未曾谋面而又怜又恨的女人,她抱着女人的尸体大哭起来:妹妹,你不是让我带你的儿子吗?现在他生活得很好,你快睁眼看看呀……可是丈夫的尸体她却无从寻觅,听说已经被卷入血肉模糊的一片汪洋之中。
后来,她独自抚养着两个儿子,对他们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她给予“小儿子”的爱,更甚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就这样,一直到她离开人世。
她的名字人们可能闻所未闻,可是提起江姐你们又是何等熟悉,并何等敬佩。她就是和江姐共同拥有一个丈夫的女人——谭政伦。江姐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江姐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她的故事却是无人知晓,更是没有人称赞。可是谁又知道,她也同样是一个英雄,是女人中的英雄,母亲中的英雄,更是革命事业背后的英雄……
谁都知道爱情是无法分享的,所以没有哪个女人能接受抢走自己丈夫的女人。可是她面对一个和她一起分享爱情的女人和丈夫的另一个儿子,却表现出了体谅和理解,这样宽广的胸怀有几人能拥有,所以她是伟大的、无私的、值得人敬仰和尊重的。
寂寞身后事万千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经常见面,不久,他们恋爱了,每天待在一起,甜甜蜜蜜,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都认为他俩毫不般配,不但因为年龄,更因为他们的身份。
如果提起张爱玲,你不会不知道;如果提到胡兰成,你也不会说没有耳闻。张爱玲,一个旷世奇女子,高傲得不可一世,文采相当出众,在当时的文坛享誉一时。胡兰成,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她一生中最爱的人,汪伪政府的走狗,沾花惹草的浪荡公子。在世人看来这样的爱情结合从不被看好,可是张爱玲却偏偏用心守侯了一生。
1944年,他们相遇,那一年,他38岁,她仅24岁。胡兰成是因为读她的作品而认识的她,初读她的作品他便上了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胡兰成说想认识她,朋友们却告诉他:“张爱玲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