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借酒浇愁,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酒鬼,并且在父亲的威吓下,舒尔茨不得不背着母亲,从家里的生活费中偷出钱来去给父亲买酒喝。
在1963年的圣诞节前夕,家家户户都是喜笑颜开,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而舒尔茨的父母却为如何借钱而发愁。看着父母愁眉不展的样子,舒尔茨很是心疼,遂上前去问原因,而父亲却暴跳如雷,对几个孩子大骂起来,说都是他们的花销让生活变得如此艰难,并让他们滚出去。母亲心疼地看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泪水流了下来,对孩子们好言相慰,然后让他们几个先到街上去玩会儿。
舒尔茨带着两个弟弟妹妹走出了家门,看到街上灯火通明,彩灯不住地闪耀跳动。在别的孩子眼中,这些景观一定会让他们欢呼跳跃起来,可是舒尔茨兄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饥饿的肚子无法让他们对任何美景产生兴趣。
他们徘徊在大街上,突然,舒尔茨在一个便利店的橱窗上发现了一款包装精美的咖啡。他死死地盯着那罐咖啡,他好想把它拿回家送给父亲,他天真地认为,有了那罐咖啡,就不会再有父亲的抱怨了,家里也会变得平静。可是当他看到那昂贵的价格时,舒尔茨又无奈地低下了头。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闯入了舒尔茨的脑海,于是舒尔茨打发弟弟妹妹先回家,说自己还有些事要做。等弟弟妹妹离开后,他就偷偷地溜进店里,把那款咖啡塞进了自己的棉衣中,可不巧的是,这一幕正好被店老板看个正着。老板朝他冲了过去,而舒尔茨却溜出店铺在前面拼命地奔跑。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把咖啡交到了父亲的手里。当父亲问及这咖啡的来源时,他却撒谎说是捡的,于是父亲兴高采烈地打开这浓香的咖啡。这时,一个强壮的男人闯进了他的家门,开始索要这天价的咖啡。父亲莫名其妙,询问老板事情的经过,舒尔茨却吓得说不出话来。他趁父亲向老板道歉的时候偷偷地跑出了家门,不敢再回家。那一晚,舒尔茨在街上边走边哭,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他竟然累得倒在马路边睡着了,在半夜时分,母亲找到了他并带他回家,当然免不了父亲的一顿打骂。
那一晚的情形,深深印在了舒尔茨的脑海里。从那以后,他发誓,一定要努力挣钱,他相信,有一天自己也买得起那么昂贵的咖啡。后来,舒尔茨开始每天早晨去送报,在放学后还会当小时工。这样得来的钱虽然不多,但也能够缓解一下母亲的压力。可是他的钱每次都不会如数交给母亲,总会被父亲搜刮去一些拿去买酒。就这样,他对父亲的惧怕逐渐转变成了痛恨,并且和父亲的矛盾也在一天天加深。
后来,在课余时间,舒尔茨又做过多种零工,就在这样忙碌充实的生活中,他以优异的成就考上了大学。可是,家里的日子已经家徒四壁,又怎么去给他凑足上学的学费?于是,父亲说:“你都这么大了,完全可以自己出去挣钱了,还上什么大学,那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和钱财。”而舒尔茨听了父亲的话却和父亲大吵了一顿。他想让自己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想像父亲一样没有文化,最终只能当个卡车司机。
于是,舒尔茨开始为自己的学费到处想办法,终于在他的努力之下,学费分文不差地凑齐了。在上大学期间,舒尔茨省吃俭用,并且还在假期出去打工挣钱。
在几年大学生活后,舒尔茨顺利获得了商学学士学位,随后他进入著名的施乐驻纽约的分公司,成为一名销售员。在工作期间,他付出了比别人都多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不错的业绩。三年之后,他挣到了一笔可观的薪水,于是他在给母亲寄钱的同时,也特意给父亲挑了一罐上等的黑咖啡。当东西寄回家的时候,他破例给父亲打了一次电话,这是他自从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和父亲通话,在电话中他和父亲聊起了寄去的咖啡,而发亲却只冷冷地回了句:“你这么多年努力奋斗,难道就是为了证明你也买得起昂贵的咖啡?”
他们的谈话又一次在争吵之中结束了,后来他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僵持,没有丝毫缓和的气息。在别人面前,舒尔茨几乎从来不提父亲,甚至和他的女友交往很长时间以后,对父亲也只字未提。后来,出于好奇,女友问起他的父亲,而他却说他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去世了。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并且也不想记起幼年时那一段伤心的记忆。
1981年的一天,母亲打电话给舒尔茨,说父亲很想念他,想见他一面。而舒尔茨却以工作忙为理由断然拒绝了母亲的请求。母亲在电话那边沉默了良久,然后失望地放下了话筒。在放下电话的那一刻,舒尔茨总感觉母亲有些欲言又止。于是在一周之后,舒尔茨抽空回了趟家,可是在布鲁克林区的老房子里,他并没有看见自己的父亲。母亲告诉他,父亲在母亲给他通完电话的第二天,因脑出血去世了。也许是人在临死之前对亲人的一种牵挂之情,那天父亲突然说很想儿子,可是却因为舒尔茨的拒绝没有再见他一面。
那一刻,舒尔茨的心像被掏空了似的,没了依靠。他虽然恨父亲,可是现在他多想让父亲再活过来,即使见面的结果又是争吵打骂,但是此刻那些成了永远换不回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