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有时还有其特殊性。它的最重要的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接待客人时的宾主双方之间的握手。我想跟各位强调,刚才讲了地位高者先伸手,是共性,是常规。特殊情况则是在接待客人时。一般的游戏规则是: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大家的生活经验是不是这样?家里或单位来了客人的话,应该是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表示对客人的一种欢迎。老金到你家串门去了,我说:“王主任,我来看你了。”你仅道“来了,坐吧。”却不与我握手,说明你不太把我当回事。所以说,家里来了客人也好,单位来了客人也好,一般主人要首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说明是对客人的一种欢迎。这个程序是不能少的。但在客人告辞的时候,情景则颠倒过来了,礼仪惯例则是:客人首先伸手。您当主人的时候,可别着急。比如,我在你的写字楼谈工作,一看表十一点二十,该吃中午饭了,那我就得自觉,别在你这儿混饭。我会讲:“王主任,我告辞,不在你这儿打搅了。”那时,我会站起来。在我站起来的同时,我会跟王主任伸手,那意思是请其留步。王主任你不能着急啊。我刚跟你说:“王主任,我要告辞。”你马上就伸手,那意思是不是让我别在你这儿混饭?
在实践中,除两人握手时要注意彼此伸手的先后之外,一人与多人握手时,亦须注意其先后的顺序。比如,我们现场有几十位观众,假定我跟大家握手时,就得有先后顺序。我不能一下就奔一位美女去了,把周围的人全跨过了,那样的话,别人说:这小子,色鬼。我若只跟地位高的领导握了手,而不搭理其他人,别人肯定会说我这个人很势利。你一个人跟多人握手的话,一定要讲究先后的顺序。那么具体上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讲,当一人与多人握手时,以下几种排序方法:其一,由尊而卑。如果在场的人是一个单位或者一家人的话,其地位的高低是很容易分清楚的。若非一个单位的人可就困难了,是一个单位的,比如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这个顺序很清楚。如果这样清楚的话,应由尊而卑,从地位高的人开始,依次往下而行。其二,由近而远。比如,这儿四五个人,在宴会厅门口排着队迎候客人,我来与他们握手,我就不能跳跃前进。我应该首先伸手跟我最近的人握手,然后由近而远地依次而行。如果你们这儿有四五个人的话,若要没有伸手,你们可不要着急。
那天,一家公司请我去做报告。我叫他们来接我,他们的车来了,一个专职司机开着车,男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则是个女孩子。两人来接我。我一下楼,不管从职务高低的角度,还是从尊重妇女的角度来讲,肯定是要跟这个女孩子先握手的。但是,我没想到那位司机马上把手伸过来了,而且他的手伸在那个女人前面。我很为难,只好把自己的两个手同时伸出去了,一手握一个人的。不管怎么说,总不能别人伸出手来我不理睬人家。但那位司机的做法的确失当。
再比如,我是儿子,我爸也在场的话,我爸伸了手之后,我才能伸手。我是副总经理,若董事长在场,董事长与别人握手完毕,才能轮到我去握。您别急,又不是抢购。要注意,握手除了要由尊而卑之外,必要时由近而远不可不知。
其二,顺时针方向前进。您去握手,您去干杯,大家坐在一个圆桌上,或者围坐在一个客厅里面,那么你的标准化做法是什么呢?比如,吃饭时我是主人的话,我的第一杯酒跟谁干呢?我是主人的话,第一杯酒通常是要跟我右手边的人干的,因为右手的那个人是主宾。一般主人的右手坐的都是主宾,第一杯酒要跟他干。然后我就按顺时针方向走,我的左手,左一、左二、左三、左四,依次顺时针方向前进。通常认为:它是一种比较吉利的方向,因为我们与时俱进了。在一般的交际场合,人们往往不喜欢倒着走。
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运动会入场式上,依照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传统,运动员入场都是逆时针的。还有呢?轿车在酒店大堂门口停车,它是逆时针上来的,这是因为交通规则的问题,它必须这样上来,你要顺时针别人不让你上去。此外,我祝愿我们在场的听众,这种逆时针方向还是少用几次,因为它不吉利,一般多见于追悼会或者遗体告别仪式。那样做,据说是倒退着回去,意在看望逝去在以前某一个时间的逝者。总之,社交场合里,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非常讲究这个。握手的顺序要讲究。应该说,在所有的握手礼节中,握手的顺序,包括双方的顺序、一个人和多人握手的顺序,是最重要、最值得注意的礼节。
第三,具体的表现。与之相关的有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手位。手位,在此特指手伸出来时怎么个伸法。一般情况而言,在手位上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标准化的手位。其方法是:手掌与地面垂直,手尖应该是稍稍向侧下方伸出,手掌垂直于地面,五指后面四个指并拢,拇指适当地张开,其次,不可取的手位。在握手手位时,有两种手位是不可取的。一是掌心向下。掌心向下,往往给别人一种傲慢的感觉,说实话,这个掌心向下伸出来的手位很少见到,只有交警指挥交通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