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第3章 绪论:礼仪就在你身边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绪论:礼仪就在你身边 (3)(1 / 3)

我说:“请你用它去照一照鼻孔,检查一下自己的鼻毛吧。它已超出你的鼻孔之外。走近之后,我们都会发现你的鼻毛正在鼻孔之外随风飘摇。”

它实际上是一个个人形象问题。在国内交往中与国际交往中,个人形象都是比较重要的。

第三个作用,增进交往。现代人都有这样的欲望: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一个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必然要跟别人打交道。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人若不和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只兽。”革命导师马克思则强调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不论做任何事情,做农民也好,做工人也好,做企业家也好,做官员也好,做学者也好,做学生也好,你肯定都要和别人交往。既然要跟别人交往,你就要掌握交往的艺术,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说话时你得会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它有游戏规则。对此,我们要了解,更要遵守。

总而言之,上面所提到的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三大作用就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我可以把它概括为一句话:问题最小化。它的具体含义是:学习并运用礼仪,能使你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说白了,就是可以令我们少丢人,少得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问题最小化。它实际上也是效益最大化。打个比方,我们搞外事工作,能为国民生产总值直接做什么贡献吗?能够多炼钢,多种粮吗?不可能的。但是,外事工作做好了,不出问题,就会有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改善,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外事工作不出问题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因此,有助于人际交往的问题最小化,是学习礼仪的基本作用。

下边,我再来简单介绍一下,交际礼仪有哪些基本内容?从总体上讲,它包括以下两大内容。

内容之一,叫做形象设计。形象设计,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话语、举止行为。比如说,你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你和外人打交道时,你不能够随便去置疑别人、训斥别人、诽谤别人,这就是教养,这是你的形象。另外,对穿着打扮你要具有基本的常识。那天,我对一个女孩子讲:戴首饰一般不能乱戴。戴贵金属首饰、戴珠宝首饰时,都要讲究以少为佳,协调为美。你戴八只戒指,你戴三串手镯、手链,胳膊一晃,跟呼啦圈似的,好看吗?实际上,你有经验的话,你会知道协调比较好看,少而精比较好看。比如,现在我要戴一枚黄金的胸针,那么我的戒指和项链最好就戴黄金的。现在流行戴白金戒指,我要戴项链,我就得同时戴白金项链。礼仪上的游戏规则把它叫做同质同色。其具体含义是:同时佩戴多种或多件首饰时,它们的具体质地、色彩都要相同。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宴会,对面的一个女孩把我看晕了。她戴了四枚戒指:一枚是绿色的,翡翠的;一枚玳瑁的,黑色的;一枚玛瑙的,咖啡色的;一枚玫瑰金的,彩色的。由于穿着高领衫,她戴的项链看不见。耳环则有两组:一紫一蓝。人家很大方地问我:“好看吗?”

我问:“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她问:“啥意思?”

我说:“那就跟你简单说吧,反正你戴的首饰都是好东西。”

她又问:“什么意思吗?”

我说:“把它们放一块不好看。”

她问:“为什么呀?”

我说:“它们远看像一棵圣诞树,近看像一座杂货铺。你戴的饰物质杂色乱,彼此之间串了味了。”

这里所要说的,其实是形象设计的问题。

内容之二,叫做沟通技巧。你跟任何人打交道,其实都是一种沟通。沟通之事,往往难乎其难。举个例子,说话。你跟别人说话,你得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该说的就不能说,该说就要说。国际交往也好,社交场合也好,个人隐私的问题就最好不要去说。不问收入、不问年龄,是最基本的忌谈问题。遗憾的是,有的人就是不注意此点。

那天,一位同志问我:“金教授,您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我跟他开玩笑,我说:“挣的跟别的教授差不多。”

我的所答非所问,就是不想跟他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没想到他很认真地追问:“那别的教授一般挣多少?”

我说:“国家给多少,就是多少。”

他又再接再厉打探:“国家到底给你们多少?”

他其实是在有效沟通的环节上出了问题,他不了解有关的沟通技巧。

最后,我想来与大家探讨一下礼仪应该如何操作。毛主席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礼仪,当然也不例外。学习礼仪,自然而然是为了学以致用。

交际礼仪有着下列三个具体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规范性。它强调标准化操作礼仪,要求人们在交往中不可肆意妄为。

第二个特点,对象性。它要求人们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不同对象有不同说法,具体操作礼仪时因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