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个芭比娃娃成就了露丝,使她成为了芭比之母,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看到身边一个又一个的名人,也许你也会心生羡慕,看着他们名利双收,你也许在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如此多好。可是,我们往往又会淡定下来:别做梦了,还是想想晚上该吃什么饭吧!我们都羡慕那些名人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却不去学习他们的精神,我们沸腾不起来,常常忽略掉那些富人在多年前,也和你一样穷,一样受人嘲笑,不被别人重视。
从常熟师范到北大,从大学教师到中国最富有的教师,从新东方到计划创建中国最高质量的私立大学,这是俞敏洪到目前为止的人生经历。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教育机构,新东方催生了近10名身价过亿元的教师。可是俞敏洪也曾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学生,那时,因为在大学三年级患肺结核病休一年,俞敏洪从北大的1980届级转到了1981届,结果1980届和1981届的同学几乎全部把他忘了。当时有同学从国外回来,1980届的拜访1980届的同学,1981届的拜访1981届的同学,但是竟然没有人来看俞敏洪,因为两届的同学都认为他不是他们的同学。那时候俞敏洪感到非常痛苦,非常悲愤,非常心酸,甚至自己在房间里咬牙切齿,诅咒那些没有感情的同学。
也许就是这种同学的忽略和不重视,点燃了俞敏洪心中的沸腾之火,他忽然明白了,你自己没有一腔热血,不沸腾起来,不努力生活做到最好,谁会记得你呢?你的人生就像是死水一样不泛起波澜,别人怎么会注意到你呢?要想让别人看得起,那就得先让自己沸腾起来,投入生活中。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俞敏洪就再也不责怪那些同学了。现在,1980届和1981届两届的同学都承认俞敏洪是他们优秀的同学。
如果没有这种对事业的热情和沸腾的激情,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呢?身边有没有许多这样的人: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尝试,受到了歧视和鄙视的时候,不敢反抗,只会默默对自己说:“淡定,淡定,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因为贫穷从来不敢走进高档商场,偶尔遇到了势利眼的服务员,也只能对骂几句就劝说自己淡定生活,从此更不想去高档会所,自己把自己归进了穷人的行列,只能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可是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自己不去实现理想呢?想要开始很简单,只要从现在这一刻起,让自己沸腾起来,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至少要不留遗憾地生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穷人有时候会习惯贫穷,也安于贫穷。他们也不是没有过梦想,只是当尝试过几次失败之后,就渐渐害怕尝试,害怕失败,然后就继续过现在的生活,并努力给自己找出守旧的理由,比如“我又没有一个好爸爸,当然比不过别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咱没有那个命,还是等来生出生在富贵人家算了”,或者“富人也不见得会快乐,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这样平凡安稳生活多自在”。
可以说这些理由虽然乍听起来很普通,但是其实只是在为自己的贫穷找借口。自己还没有当富人或者成功人士,就没有理由下结论说,那些人会不快乐。当然更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到父母身上,因为事实证明很多富人或者成功人士家庭背景都很贫寒,他们也不是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
事实上,人人生而平等,不以种族、阶级差别而划分人群的观念,中国自古就有。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人士,中国自古就有。
公元前209年,秦政府征发闾左戍卒900人往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由于天下大雨,这支队伍阻留在蕲县大泽乡,不能如期赶到渔阳。秦法“失期当斩”,900戍卒将无一能生。就在这时,陈胜高喊出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率领戍卒,杀死押送他们的将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为什么中国人做不了世界首富?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生产出可以与美国、德国相媲美的高端科技产品,使自己的民族工业产品也畅销全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白种人就是优等种族,犹太人就注定是生意人?
是的,有谁还记得祖先的激情演说?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没有阶级差别,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人人平等独立,可是我们却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喜欢强调自己和别人的差别,越来越否定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把成功和富裕的原因都归结于外部条件。很多人戴着种族、血统、家庭背景等这些有色眼镜看别人,一个人成功了,大家不是感叹他的努力,而是要找各种花边新闻,从而证明他的成功是因为借助了背景的优势。如果有人成了罪犯,他的孩子往往也抬不起头做人,因为大家都觉得小偷的孩子不会是好孩子,强奸犯的儿子可能也做不出什么好事来。
就像引人深思的印度电影《流浪者》中大法官拉古那特所说的:“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贼的儿子还是贼。”他说得那样轻松自在,扬扬得意。他也是按照这种简单的毫无根据的逻辑判案子。他深信不疑地将没有犯罪的青年扎卡认定为有罪的人,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