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凑巧,盗贼刚逃走,船主来到了姑娘家。他不知小院里发生了如此大案,摸黑去寻姑娘。还没走几步,就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地,身上沾了许多湿漉漉的东西。他刚要爬起来,又听见身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用手一摸,竟摸在了姑娘被砍断的喉头上,吓得他跳起来,逃出院去。他不敢怠慢,奔回岸边,连夜开船离开了广州。但是,他没能逃脱,很快就被知府派出的人追踪抓住了。
知府杨大人升堂问案。可是就算用了重刑,船主还是不承认姑娘是他杀死的。无奈,案子被送到了广州刺史刘崇龟的府上。
刘崇龟是个很擅长断案的人,他亲自带人来到杀人现场进行勘察。他发现杀人凶器是一把样子古怪的屠刀,便传令叫城内所有的屠夫都带着屠刀到一个空场上集合,说要举办一个空前盛大的宴席。屠夫们没有敢不来的,站了一长列。他们在空场上等了一天,直到天黑下来时,刘崇龟才来到他们面前,告诉大家说宴席改在了明日,让他们把屠刀留下来,编上号,明天早上再来。屠夫们走后,刘崇龟便让人继续按计划行事……第二天,杀人凶手赵四便被抓住了。
刘崇龟是通过什么办法捉住杀人凶手赵四的呢?
341.伪造信
唐睿宗李旦做皇帝的时候,实际上是太后武则天掌权。徐敬业等一些朝臣强烈反对武后临朝参政,在扬州竖起了大旗,要武后下台。武则天大怒,杀死了徐敬业,并顺利铲除了徐敬业的余党。
平息了扬州叛乱,武则天去掉了一块心病,心里很高兴。可是这一天,湖州佐史江琛叩见武则天,并呈递给她一封信。武则天打开信一看,吃惊不小,原来是刺史裴光寄给徐敬业的一封反叛密信。武则天十分震惊,命人立即将裴光捉来问罪。
裴光被五花大绑押至京城,御史杨公对他进行了审问。
杨公把那封信递到裴光面前问道:“这封信是你写的吗?”
裴光看了看信,感到很奇怪:“看笔迹是我的没错,可这信不是我写的呀!”
“此话怎讲?真是笑话,狡辩!”
“确实很奇怪,我也解释不通,但是这有什么办法呢?”
杨公把案情报知了武则天,武则天也认为裴光是在狡辩,便换了御史李公再审裴光。可是李公审过后,结果依然。武则天又让御史齐公去审,也是如此。这时,有人对武则天推荐说,尚书张楚玺很会办案,可让他去审理此案。武则天便立即召见了张楚玺,命他迅速把案件审清。
张楚玺受理此案后,查阅了案卷,一样感到很奇怪。他想,如果认定这封信是伪造的,可是裴光却承认信上的笔迹是自己的;如果认定这真是裴光写的反叛密信,可他又不承认,而且再找不出任何证据。张楚玺反复琢磨,也猜不出这其中的奥妙。
转眼十天过去了,张楚玺怕武则天因案件未查清怪罪下来,心急如焚,坐卧不安。这天夜里,他分析案情,又是一宿未合眼,直到东方现出鱼肚白,才迷迷糊糊地睡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等他醒来,已经中午了。他感到浑身很疲乏不想起床,又从枕边拿起那封反叛密信思考起来。忽然,他发现信上面出现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暗影。他很奇怪,忙把信对准了阳光,仔细一看,惊喜得差点叫出声来。原来,信在阳光的投射下,凡是有字的地方,纸色都比较深;无字的地方,纸色都比较浅。张楚玺断定,这封反叛密信一定是伪造的。
当天,张楚玺顾不上吃饭立即把被告裴光和原告都传到府上,重新审案。张楚玺问裴光时,裴光回答得如前日一样。随后,张楚玺又转向江琛说道:“此案我已经完全查清,现在我再提醒你一句:你告裴光谋反,如若被查实是诬告的话,后果你自然清楚。”
江琛犹豫了一下,答道:“卑职揭发叛贼是为国尽忠,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望大人明察!”
“嘿嘿!”张楚玺冷笑两声,然后厉声说道,“卑鄙小人,伪造密信诬陷无辜,却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还不从实招来!”
“大人,卑职冤枉!”江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张楚玺气愤地说:“冤枉?我给你当场验明这封伪造信!”
事实就摆在眼前,江琛吓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只得如实交代了诬告裴光的罪行。原来,江琛平日与裴光不和,但裴光是他的上司,又没有办法整治他。徐敬业被杀后,江琛看准了这是个诬陷裴光的好机会,于是,他让心腹偷来了一些裴光的书信,并请来一个粘补技术很高的工匠,剪下上面的字,拼贴成了这封反叛密信。
张楚玺把案情呈报武则天后,武则天下诏将江琛斩首示众。
张楚玺是怎样验明伪造信的呢?
342.褡裢风波
宋朝的时候,汴京城里商业繁荣,大街小巷到处是酒店、饭馆。城东有一家“大福贵”酒馆,那里的酒菜质量好,价格也公道,再加上老板的服务热情,所以生意特别好。
这一天,酒馆里来了一个商人,他的肩上搭着一个褡裢。何为褡裢?就是一个长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