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友的小儿子立刻就向婶母跪下拜道:“母亲大人,请受孩儿一拜!”
老妇人眼见着知县如此判案,侄儿又在眼前跪着,边哭边对着李铁桥诉道:“大人啊,要认这个不孝之子当我的儿子,这等于要我的命,我还不如死了好!”
听了她的话,知县李铁桥不禁哈哈大笑,笑后很快就断了案,还了老妇人一个公道。
你知道知县李铁桥在老妇人叹气之后是如何断的案吗?
89.收萝卜
新上任的知县胡海山,刚接过官印就主动下乡察访民情,为民解忧。
一天晚上,在城外的一片田野里,他独自一人在那里散步,一个大汉突然从一条田埂下跳出,一把将胡知县擒住。
“大胆毛贼,好大的胆子,居然偷抢到本县身上。”胡知县厉声喝道。
只见大汉将胡知县死死抓住不放,说道:“分明是你趁黑夜来此偷窃,你还贼喊捉贼!还好我守候在此,被我逮了个正着。哼,你还有何话可说!”
远处跟随胡知县的县衙公差听见声音慌忙赶了过来,喝住大汉。大汉见自己误把知县当贼抓了起来,吓得慌忙跪地磕头谢罪。经胡海山盘问,原来他在附近的田里种了两亩萝卜,本打算收上街去卖的时候,却发觉萝卜已被人偷走一大半,气怒交加的他,便守在田埂下,想捉拿那偷萝卜的贼人,未曾料想竟把本县县官当贼给捉了。
大汉伤心地对胡海山说:“这萝卜是我全家的生计,现在萝卜没了,小偷断了我的生计,现如今又冒犯了大人,真是祸不单行,我甘愿进监服役,尚能勉强得温饱。”
胡知县听后,便说:“你大可放心,本县一定想办法将那贼人抓住,追回你的萝卜。”
随后,他回到县衙,立刻派人去找本城最大的酱园老板,并托他以高价收购数万斤萝卜。
因为是县官下的命令,酱园老板不敢怠慢,于是便四处张贴收萝卜的告示。一时间,四面八方闻风而动,收购萝卜的事情被迅速地传开了,只见肩挑车载的萝卜源源不断地涌向酱园。
一天,来了两个送萝卜的人,两个伙计趁在给送萝卜的人过秤付款的时候,对这两个送萝卜的人说了几句话,随后,将他俩带到了知县面前,经过审问,证实了这两个人就是偷萝卜的贼。
胡知县是如何破案的呢?
90.谁是抢劫者
在海滨的一个城市里,半夜时分,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只有那一排排整齐的街灯,哨兵似的挺立在路旁,默默地撒下柔和的光辉。
女工王芳下夜班后骑着自行车回家。和她结伴而行的工友一个个拐进了黑暗幽静的胡同,只有她的自行车仍在空荡荡的马路上沙沙地响着。
突然,一个人从黑影里蹿出来,拦住了王芳的去路。就在王芳吓得手足无措的时候,那人一下子抢走了她的手表,转身向一条小巷跑去。这时,王芳才蓦地醒悟过来,大声喊叫:“抓坏人!抓坏蛋!”
这时,一个刚刚下班的小伙子刚好走到她面前,便毫不犹豫地拔腿向着王芳指示的方向追去。
王芳尖厉的喊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惊动了公安战士徐明和赵维平,他俩正在街上值勤。听到喊声,他俩立即赶到王芳面前,简单地问明情况,也向着那条小巷跑去。
徐明和赵维平赶到小巷深处,只见有两个青年扭打在一起,嘴里互相责骂着,一只手表在墙角处发出微弱的光亮。
徐明和赵维平互相递了个眼色,稍站了一会儿,把打架的两个人制止住,问他俩为什么要打架。没想到,两个人互相指责说:“他抢了人家的手表,我跑来把他抓住!”口气都很强硬,不容你有丝毫怀疑。
年轻的赵维平厉声进行盘问。他想从他俩的说话、表情、动作上看出点破绽。可是,两个人的年龄、穿戴,甚至说话的腔调、满不在乎的神态都很相仿,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方脸的,稍胖;一个是长脸的,略瘦。分不出哪个是拦路抢劫的坏蛋,哪个是见义勇为的好人。
“走!跟我来!”赵维平命令着,徐明掏出干净的手帕,把手表用手帕裹着捡起来,跟在后面。
四个人一块儿来到王芳面前。赵维平是想叫王芳辨认辨认,分出好坏。可是,当时王芳只是紧张害怕,没有看清抢劫者的面孔。
看来,只好把他们带到公安局去审理了。
这时,一直没有出声的徐明,把手表交还给王芳,用一种老于世故、息事宁人的口气说:“表找到就行了,没事了,你们都回家吧。”
这样处理,显然出乎在场人的意料。
王芳接过手表,迟迟疑疑地不想立即离开。
赵维平用一种不解与不满的眼光看着徐明。
“你们就这样处理问题?还出来值勤,顶个屁用!”那个胖脸的青年突然愤怒地说,用手指着徐明和赵维平的鼻子。
“你还敢骂人!野蛮!”赵维平以公安战士特有的口气训斥道,“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
“不用